吴起弃骨肉,用释鲁君疑。
萧何买田宅,更要汉祖知。
结绳可息争,书契计已痴。
反覆者人心,周防良足悲。
曾参杀人谤,三至母信移。
君臣不易逢,终始贵难离。
杂兴三十九首
吴起抛弃骨肉亲人,为解除鲁君的疑虑而离开。
萧何买田地和房产,更使汉朝始祖刘邦知晓。
结绳记事可以消除争斗,用文字契约却使人愚蠢。
反复无常是人心所欲,周详防备反而令人悲泣。
曾参杀人却被诽谤,三次被母亲相信并改变看法。
臣与君不易遇到,始终坚守难易分。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寓梓州时所作。
诗的前四句以历史典故来表达诗人对于当时政治局势的看法:吴起因杀妻求将而遭弃逐,萧何因买田宅而受到汉高祖的重用,都说明了乱世中,只有能识大体的人才能得其赏识。接着又通过曾参杀人而被母亲多次原谅的事,表达了世态炎凉的现实。
诗人指出,君臣之间的关系是不容易得到的,但一旦得到就非常珍贵,所以应该倍加珍视。这既表达了他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担忧,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