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高前烈,忘身卫至尊。
平生彤管在,忧国玉刀存。
一惠彰柔德,深衷忆善言。
凄凉金殿月,还照给孤园。

【注释】

  1. 何事高前烈:问,为何要表彰那些先烈?
  2. 忘身卫至尊:为保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安全而不惜牺牲自己。
  3. 平生彤管在:指生前的笔迹(彤管代指文房四宝中的毛笔)。
  4. 忧国玉刀存:指生前的忠心耿耿(玉刀代指剑)。
  5. 一惠彰柔德:一次恩惠彰显了皇帝的仁德。
  6. 深衷忆善言:内心深深思念美好的言语。
  7. 凄凉金殿月:形容宫中月光凄冷、寂寞。
  8. 还照给孤园:比喻皇帝对功臣的怀念和追思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挽歌,表达了诗人对于先烈们的哀悼和对他们忠诚的赞美。

首句“何事高前烈”,问为什么还要表彰这些先烈。诗人在这里质疑的是,他们的行为是否值得如此崇高的赞誉,这暗示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英雄行为的重新评价。

第二句“忘身卫至尊”,表明这些先烈们为了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的安全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里的“至尊”指的是皇帝,强调了先烈们为国家的最高利益所做的牺牲。

第三句“平生彤管在”,诗人回忆起先烈们的文才和书法。这里的“彤管”指的是文房四宝中的毛笔,象征着他们的文采和才华。

第四句“忧国玉刀存”,则是指先烈们在生前的忠诚和勇敢。这里的“玉刀”指的是剑,象征着他们的勇猛和不屈。

第五句“一惠彰柔德”,诗人赞扬皇帝的一次恩惠,这反映了诗人对皇帝的理解和尊重。同时,这也揭示了皇帝的仁德和对百姓的关爱。

第六句“深衷忆善言”,诗人内心深深怀念美好的言语,这里的“善言”指的是先烈们的教诲和建议。

最后两句“凄凉金殿月,还照给孤园”,描绘了皇宫内凄清的景象,以及月光下孤独的给孤园,寓意着对先烈的深切怀念和追思之情。这里的“给孤园”是一处古代文人的墓地,诗人用它来象征先烈们的英灵永存。

这首诗通过赞颂先烈们的忠诚和勇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希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