谟明馀论在,记博近书传。
得谢三司重,归休五福全。
国门回卤簿,嵩麓望松阡。
天下中庸法,宁惟伯始贤。

“故相赠侍中广平公挽辞三首”出自宋朝张方平的诗作《故相赠侍中广平公挽辞三首》,其中包含三首诗,每首都以“其一”开头,依次为第一、第二和第三首。

张方平在这首诗的第一首中表达了对广平公风采与才名的赞赏。诗句“风采来尘外,才名入洛初”描绘了广平公非凡的气质和名声,如同从尘世之外的高处飘然而至。接着,“清言还正始,雅度合冲虚”展现了他的言辞清新,行为端庄,符合道家的自然之境。最后两句“玉气千寻直,金精百鍊馀”则形容其气质如玉般纯净,才华如金般精湛,历经锤炼而更加闪耀。

第二首诗继续赞美广平公的成就和德行。“雍容到岩庙,一世共华胥”意指他从容不迫地走到岩庙中,与世人共享太平盛世的美好。此外,“天下中庸法,宁惟伯始贤”表达了对于广平公治理国家方式的肯定,认为他的做法是天下中庸之道的典型,超越了其他任何人。

在第三首中,张方平回顾了广平公在政治生涯中的卓越贡献。“得谢三司重,归休五福全”意味着广平公在朝廷中受到极高的敬重与荣誉,同时享受着五福的完整。接下来,“国门回卤簿,嵩麓望松阡”描写了他在国门外接受朝拜时的情景,以及站在嵩山之麓远眺松树成排的壮丽景色。

整体来看,这三首挽辞不仅赞颂了广平公的人格魅力和政绩,也反映了作者对其深厚的敬意。通过这些诗句,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广平公一生成就的高度评价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此外,诗中多次出现的“玉”、“金”、“华胥”等词汇,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通过对张方平所作《故相赠侍中广平公挽辞三首》的详细解读,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篇本身的意义,也能够体会到古代文人对于高尚德行与卓越成就的赞颂与尊重。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张方平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学习和欣赏古代诗歌的重要材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