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曾见琅邪老,为说楞伽最上乘。
顿悟红炉一点雪,忽惊闇室百千灯。
便超十地犹尘影,更透三关转葛藤。
不住无为方自在,打除都尽即南能。

禅斋

过去曾经见过琅琊的那位老和尚,他曾向我讲述《楞伽经》中最高级的法门。

顿悟后看到红炉里一点如雪一样的光,突然惊愕地发现在暗室中点燃了千百盏灯光。

即使已经超越了十地的境界但还像尘影一样,更通过三关而转葛藤。

如果不住无为才能自在,打掉烦恼就能达到南能。

注释:

  • 昔年曾见琅邪老:过去的某个时期,我曾见过琅琊的老和尚。
  • 为说楞伽最上乘:他告诉我,这是《楞伽经》的最高境界。
  • 顿悟红炉一点雪:顿悟之后,我看到了红炉中的一点如雪的光。
  • 忽惊闇室百千灯:突然间,我惊讶地发现在黑暗的房间里亮起了千百盏灯光。
  • 便超十地犹尘影:即使是已经超越了十地的境地,但还是像是尘影一样。
  • 更透三关转葛藤:更是通过三关而转葛藤。
  • 不住无为方自在:只有不住无为,才能自在。
  • 打除都尽即南能:打掉了所有的烦恼,就达到了南能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禅宗诗。它描绘了一个僧人通过顿悟和修行最终达到了最高境界的过程。诗人通过对禅房、红炉、灯光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禅宗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同时,诗歌也传达了禅宗对无为、解脱的追求以及对于烦恼的克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