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初成赐近臣,不遗疏贱布恩均。
我投淮水五千里,君滞周南二十春。
东观汗青身是梦,西宫削稿事如新。
细思当日修书者,只有三人今一人。
【解析】
“通鉴”是《资治通鉴》的简称,“范淳父学士”即范祖禹。范氏父子因参与编修《资治通鉴》,遭奸臣陷害,被诬陷谋反,流放岭外,范祖禹被贬谪岭南(今广西一带)。这首诗写于元符三年(1098),当时范祖禹已贬谪岭南十年。作者在岭南时,怀念故乡,写下了这组诗,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和对自身遭遇的愤懑。
【答案】
译文:
我投淮水五千里,君滞周南二十春。东观汗青身是梦,西宫削稿事如新。细思当日修书者,只有三人今一人。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人以“赐资治通鉴呈范淳父学士”为题,回忆自己与范祖禹一起参加编修《资治通鉴》,因政治原因而遭贬斥,抒发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及自身遭遇的愤懑之情。全诗语言质朴平易,感情深沉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