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址耕残草树秋,无人曾见鹿来游。
甬东亦是当时月,不照笙歌只照愁。

姑苏台

故址耕残草树秋,无人曾见鹿来游。

甬东亦是当时月,不照笙歌只照愁。

诗句翻译:

  1. “故址耕残草树秋”
  • 这句诗描述的是姑苏台(姑胥台)的遗址。”耕”可能意味着人们曾在此处耕作。”残草树秋”则描绘了秋天时,曾经繁茂的草木已经凋零的景象。
  1. “无人曾见鹿来游”
  • 此句表达了对过去繁荣景象的回忆。在没有游客的地方,只有孤独和寂静。这可能反映了作者对历史遗迹被遗忘的哀叹。

译文:

姑苏台(姑胥台),位于苏州城西的姑苏山上,曾是古代帝王举行宴会和观赏自然美景的地方。如今,这里只剩下了荒凉的痕迹,春天的花已开过,秋天的大雁也飞过了,长风多次吹过这里,却再也看不到昔日的繁华。树下的梧桐上,长出了绿色的苔藓,岁月似乎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没有人曾经看到过鹿在这里自由地奔跑,留下的只有月光在徘徊,映照着一片寂寞。

赏析:

《姑苏台》是宋朝诗人司马俨的作品。这首诗意境空灵而略带萧瑟,通过描写古台的荒凉与历史的变迁,表达了一种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以及对现代社会中类似场景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相结合的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情感和社会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