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闻戒净若冰渊,坏衲团蒲不记年。
身外一枝聊尔耳,眼中三界自超然。
可藏妙喜化城国,何异壶公谪处天。
相见绕床狮子座,未妨居士病谈禅。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戒净禅师的道场,以“戒净若冰渊”喻其高洁;颔联写禅僧在禅房中结茅为巢,虽身在尘世却能超然物外;颈联写戒净禅师化城国和壶公的故事,表现他与世俗隔绝的清高;尾联写诗人在戒净禅师座旁绕行时,见其座下狮子座,便聊作谈禅之语。全诗用典自然贴切,不事雕饰,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感。
【答案】
译文:久闻戒净禅师的道场高洁如同冰洞,他的破衲团蒲已结了多年。禅僧在禅房中结茅为巢,虽身在尘世但能超然物外。可藏妙喜化身化为城国,何异壶公谪居天庭?相见时绕床的狮子座,未妨居士病谈禅!
赏析:
首联写戒净禅师的道场,以“戒净若冰渊”喻其高洁。“久闻”二字,既点明作者对戒净禅师的了解,也表明自己对戒净道场的向往之情。“坏衲团蒲”,是说戒净禅师所修的道场简陋,连破旧的袈裟、蒲团都打成一团了。而“不记年”三字,则写出了禅师修行的精诚,他一心向佛,心无杂念地苦修参禅,所以连自己的道场都忘记了。
颔联写禅僧在禅房中结茅为巢,虽身在尘世却能超然物外。“身外一枝”句,用晋人支遁的典故,说自己虽然生活在尘世之中,但像支遁那样超脱于尘世之外。“眼中三界”句,以佛教“三千大千世界”、“色界”“无色界”及“空界”来比喻禅宗所说的色、受、想、行、识等五阴境界。意思是说他虽身处人间世,但却超越了世间的三界六道。“自超然”三字,既是说禅僧超越于俗世之上,又表明了禅僧对世间一切事物的看透和超脱。
颈联写戒净禅师化城国和壶公的故事,表现他与世俗隔绝的清高。“可藏妙喜”三字,用唐代僧人慧能大师的故事。据《五灯会元》记载:“师一日忽省悟,曰:‘诸人莫起疑忌,吾今此说,如空中楼阁,勿谓虚空中有楼阁,须信吾言非虚语也。’乃拈一花示众曰:‘吾传授汝法,令入无生法门,无相无念,无住无往,亦无去来,无起止,无生灭,无动静,无起落,无生熟。如是相者,是名实相。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有尽,亦无苦集灭道有尽尽。’众闻偈,各思所解。”这里用慧能大师的故事来说明戒净禅师与世俗隔绝,超然物外,与慧能大师一样清高。“何异壶公谪处天”三字,用道教故事来说明戒净禅师超凡绝俗。“壶公”是指道教传说中的神仙壶公,传说他因触犯仙规而被贬下凡间,流落人间。壶公谪居天庭,与戒净禅师一样都是超脱尘世的高僧。
末联写作者在戒净禅师座旁绕行时,见其座下狮子座,便聊作谈禅之语。“未妨居士病谈禅”三字,既表明了自己与戒净禅师一样的清高,又表明了对禅宗的爱好。
整首诗语言简练含蓄,意境高远。前两联描写了戒净禅师的道场和修炼情况,后两联描写了戒净禅师的清高超脱以及与世俗隔绝的生活。最后两句,通过“未妨居士病谈禅”这样的句子,将作者与戒净禅师一样超脱尘世的生活联系起来,表现出禅宗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