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孤高少辈行,蜡梅晚出辄争长。素妆落额岂不好,浅黄拂杀更官样。
檀心半迎寒日吐,暗香坐待初月上。春风不是苦靳惜,未办开花大如掌。
君不见桃李开花到结果,削梗钻核终奇祸。蜡梅沾蜡如幻成,渠要调羹身后名。
【注释】
- 蜡梅:即蜡梅科植物,是冬季开花的植物。
- 药中一种不结子非梅类:古代传说中有一味药叫做梅花香,它是由蜡梅制成的,但是不结子,不是真正的梅树。
- 戏作数语为解嘲云:这是诗人自嘲的一种说法。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诗人借梅花和蜡梅来表达自己对生活态度的看法。诗人以梅花和蜡梅为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和感悟。
首句“梅花孤高少辈行”是说,梅花虽然孤独,但是它的香气却能传遍整个山林,所以被人们广泛喜爱。诗人以此比喻自己的性格特点,表示自己虽然孤独,但是却有自己的独特追求。
第二句“蜡梅晚出辄争长”,则是说,蜡梅虽然不如梅花那么早春开花,但是它却能够吸引很多人的关注。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自信和骄傲,表示自己虽然晚出,但是却能够获得更多人的认可。
第三句“素妆落额岂不好,浅黄拂杀更官样”。诗人用“素妆落额”形容蜡梅的美丽,同时也用“浅黄拂杀”来形容蜡梅的颜色。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蜡梅的颜色并不鲜艳,但是却有一种别样的风情,让人感到舒服。
第四句“檀心半迎寒日吐,暗香坐待初月上。”,诗人描绘了蜡梅在寒冷的冬天里,依然开放的景象。这里用“檀心”来形容蜡梅的花心,用“暗香”来表达蜡梅散发的香味。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蜡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五句“春风不是苦靳惜,未办开花大如掌。”,诗人用“春风”来比喻人们的赞美和期待,表示自己并不害怕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因为自己的价值并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改变。
第六句“君不见桃李开花到结果”,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总结。他认为,虽然有些人会看到桃花李花的美丽,但是最终能够收获果实的却不多。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生活的真谛,只是看到了表面的现象,而没有深入地去思考和体验。
最后一句“蜡梅沾蜡如幻成,渠要调羹身后名。”则是诗人对自己的人生态度的表述。他认为,自己虽然身处江湖之中,但是却能够保持自己的清白和正直,不被世俗所污染。这就是他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