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箔风轻月似钩,还看锦绣结高楼。
堪伤乞巧年年事,未识君王已白头。
《戊申年七夕五绝》是北宋文学家钱惟演创作的一组诗,共五首。此诗创作于公元1048年(即戊申年),正值钱惟演官场生涯的关键时期,他因受父亲牵连被贬为崇州知州。尽管遭遇政治挫折,钱惟演仍未放弃对文学的追求,期间创作了大量诗歌以抒发情感与感悟。
下面将逐句解释这首诗:
珠箔风轻月似钩: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景象,珠箔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月亮高悬如钩。珠箔是一种用珠宝制成的帘幕,通常在夜晚使用,用以遮蔽月光以防蚊虫。风轻则形容风非常柔和,不会打扰到室内活动。这里的“月似钩”意味着月亮的形状像一个弯钩,常用来形容月亮圆润而明亮。这一景象营造出宁静而又浪漫的氛围。
还看锦绣结高楼:诗人抬头望向夜空中的星辰和明月,似乎看到了繁星点点,以及那挂在天空的明月。这里“锦绣”可能指的是织女星,它是中国二十八宿之一,因其形状像织造的锦绣而得名。同时,“锦绣”也可能指天上的星星如同精美的织锦一般绚丽夺目。高楼可能指的是人们所居住的建筑或是某个特定的建筑物,诗人在此抬头仰望星空,感受到了宇宙的浩瀚与美丽。
堪伤乞巧年年事:诗人不禁感慨,每年的乞巧节都是如此悲伤和无奈,因为无论自己如何祈求得到幸福的爱情,结果却总是不尽人意。乞巧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源自古代的神话传说,人们相信通过向织女星许愿,就能得到美好的爱情。然而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失落感,认为这种传统节日背后隐藏着许多无奈和悲哀。
未识君王已白头:诗人感叹,自己虽然努力追求爱情,但始终未能遇到心仪的那个人。这里的“君王”可能是指古代帝王,也可能暗指诗人自己的理想对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发现对方已经不再年轻,甚至已经变老。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爱情和年龄问题的思考,也表达了一种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力感。
这首诗通过对七夕之夜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无奈。通过对比织女星的美丽与人间的悲欢离合,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失望,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