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岌岌最堪观,四面林峰拥翠峦。
万壑松声心地向,数条山色骨毛寒。
重重燕水东南阔,漠漠黄沙西北宽。
总信文殊归向者,大家高步白云端。
这首诗描述了中台山的壮丽景色,并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中台岌岌最堪观”描绘了中台山雄伟壮观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岌岌”形容中台山高耸入云端,让人感到它的独特魅力。
第二句“四面林峰拥翠峦”进一步描述了中台山四周被郁郁葱葱的树林环绕,形成了一个绿色的海洋,给人以宁静和平的感觉。
第三句“万壑松声心地向”则通过描写山谷里回荡的松涛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亲近感和内心的宁静。这里的“心向”意味着作者的心随着松涛声的方向而流动,与自然融为一体。
第四句“数条山色骨毛寒”则用比喻的手法,将山的轮廓比作人的脊骨,暗示了山的险峻和威严。同时,“骨毛寒”也传达了山的寒冷气息,给人一种凛冽之感。
第五句“重重燕水东南阔”描述了燕水(指河流)在东南方向的宽阔景象。这里的“重重”强调了河水的波涛汹涌,给人一种壮阔的感觉。
最后一句“漠漠黄沙西北宽”则描绘了沙漠的广阔景象。这里的“漠漠”形容了沙漠的辽阔无垠,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而“西北宽”则暗示了沙漠的宽广程度,让人感到它的深邃和神秘。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中台山的自然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