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目飞花,心化柳生肘。
万事元一梦,古今复何有。
六月苦夜短,午昼何其久。
颓然北窗下,竹几休两手。
昏昏不复知,酣适如中酒。
睡乡日月长,椿灵未为寿。
形存若蝉蜕,质槁如木朽。
荣辱漫纷纷,正梦那复受。
有梦尚有思,无梦真无垢。
欲呼李太白,醉眠成二叟。
【注释】
①东坡:指苏轼。谪居:被贬官到外地居住。三适:指苏轼三次被贬的地点,分别为黄州、惠州、儋州。次(zú):诗篇中常用作动词,这里表示“写”的意思。②午窗:中午的窗户。睡乡:指梦中的境界。③椿(chūn)灵:指自己如树一样高大,象征长寿。④形存:指形体尚在。蝉蜕:指蝉蜕皮,比喻人超脱尘世。⑤质槁:指形体衰败,比喻死亡。⑥荣辱:指名誉和耻辱。漫纷纷:指纷纭杂乱。⑦有梦尚有思:有梦还思念,说明有思想。⑧无梦真无垢:没有梦就没有烦恼,比喻无忧无虑。⑨李太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⑩二叟:指作者和友人。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王冕在读苏轼《东坡谪居三适》后,即景生情,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写下了这首和诗。
首联“年老目飞花,心化柳生肘。”起笔就写眼花,是因为年老了的缘故吗?还是由于心境的变化?这两句看似闲谈,其实蕴含着深刻的感慨。苏轼在《赤壁赋》里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王冕在这里也表达了同样的感受,只是把“吾生”换成了自己的“年老”,把“无穷”换成了自己的“心化”。这样,苏轼的感慨就变成了他自己的感慨。
颔联“万事元一梦,古今复何有?”是说世间一切事情都像一场大梦一样,没有什么可执着的。这是王冕对世事的一种超然的看法,也是他对自己身世的一种认识。
颈联“六月苦夜短,午昼何其久。”意思是说夏天的白天特别长,而夜晚却特别短。这里的“苦”、“何其”等词都是反诘的语气,表明王冕对这种生活状态的不满。
“颓然北窗下,竹几休两手。”写的是王冕在北窗下读书写字的情景。这个“颓然”形容他的心情很放松。
“昏昏不复知,酣适如中酒。”意思是说虽然心情很轻松,但是仍然有些迷糊,就好像喝醉了酒一样。
过了几行,王冕忽然笔锋一转,写到自己的梦境:“睡乡日月长,椿灵未为寿。”意思是说在梦里时间过得很慢,就像活到了很高年纪的人那样。
他又写到自己的身体:“形存若蝉蜕,质槁如木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的身体虽然还在,但已经像蝉蜕皮一样轻松了,又像木头腐朽一样脆弱了。
他写到自己的名誉:“荣辱漫纷纷,正梦那复受。”意思是说名誉和耻辱都是浮云一样的,根本不值得去在意。
尾联“欲呼李太白,醉眠成二叟。”是王冕对自己的一种期望。他希望自己能够像李白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不拘小节,随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