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相处如弟兄,他时当以名节称。
文章烂若蜀江锦,行义清胜万壑冰。
龟山先生今往矣,我于吾子见典型。
青衫半百官岭下,众论称屈气甚平。
乃知胸中万钧重,此外真成一发轻。
道如未央神明台,虽高自可阶级登。
卷之不殊方寸小,舒之足以苏疲氓。
我衰退缩如蜗螺,爱子对我怀抱清。
平生艰苦今已老,空叹白首都无成。
看公权奇非凡骨,努力吾道谨其行。

【注释】六月晦:即农历六月三十日。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称晦日。孙少刘:孙汝翼,诗人友人。三年:指与友交往的年数。弟兄:指朋友间亲密无间的友谊。名节:名声和气节,这里指朋友的声誉和道德操守。烂若蜀江锦:形容文章或文辞华丽。行义清胜万壑冰: 指行为正直,品格高洁,胜过万山之间流淌着的清凉泉水。龟山先生今往矣:指已故的龟山先生,这里借指诗人的朋友。龟山先生是唐代著名文人元结的号。《新唐书》记载“(元)公权字次山,其为文简古深切。”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写给他的老友诗人孙汝翼(号龟山先生)的儿子孙少刘的。当时,孙少刘已经去世,所以诗人写此诗来表达他对他的哀悼之情,并勉励孙少刘要学习他父亲的志向,发扬父亲的事业。诗中充满了对朋友的怀念、对儿子的关爱和对未来的期望。全诗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富有哲理。

这首诗的第一句就表达了诗人对与孙少刘三年交往的感受。他认为与孙少刘的友谊就像兄弟一样密切,这种深厚的情谊将伴随他的一生。接着,诗人赞美了孙少刘的文章,认为它像蜀地的美丽锦缎一样美丽华美。他还称赞了孙少刘的行为和品德,认为他的行义清白,胜过万山之间流淌的清凉泉水。这些赞美都表达了诗人对孙少刘的敬佩和赞赏之情。

诗人转向了对孙少刘的悼念。他认为他的父亲已经离世,而他作为孙少刘的儿子,也应该继承他父亲的事业,发扬他父亲的精神。这里的“我于吾子见典型”就是这个意思。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孙少刘的关心和期望,也传达了他对自己未来道路的思考。

在这首诗中,诗人还多次提到了“龟山”这个词。这个词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比喻有才德的人。在这里,诗人用它来赞美孙少刘的父亲元结,认为他是一位有才德的人。此外,他还用“龟山先生”来称呼他的朋友,表达了他对这位朋友的尊重和敬仰。

诗人以“道如未央神明台,虽高自可阶级登”来结束全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道路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像未央宫的神明台一样神秘莫测,虽然它很高,但是只要我们努力攀登,就能够达到它的顶端。这里的“道”指的是人生的真谛和价值追求。通过这句诗,诗人表达了他对孙少刘的期望和祝福,希望他能够继承他父亲的事业,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