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何为发问初,答云寡过未能无。
斯言可谓深而宛,所以重嗟累叹乎。
诗句解析与注释:
- 夫子何为发问初 - 这句表达了孔子为什么提出问题。”夫子”是对孔子的尊称,而”为何发问初”则询问其初始的动机或目的,可能是出于求知欲、教学需要或是其他原因。
- 答云寡过未能无 - 孔子的回答是“我的回答很少有错误,但是也不能完全避免犯错。”这里的“寡”意为“少”,表示孔子承认自己的学问和理解可能有限,但他的努力和谦逊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 斯言可谓深而宛 - 这句话赞扬了孔子的话深奥而富有韵味。”深而宛”指的是语言表达深刻而富有情感,使得听者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哲理。
- 所以重嗟累叹乎 - 这是对孔子回答的进一步赞赏,表明他的回答不仅深刻,而且能够引起人们的深思和感慨,从而激发了人们对知识的追求和对道德的思考。
译文:
孔子为什么开始发问?
他回答说自己很少出错,但仍然不能做到完美无缺。
他的话确实深奥且富有韵味,引人深思。
赏析:
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孔子教学时的情景,体现了他的谦逊及对学生的关爱。诗中的“夫子”和“为何发问初”等词汇,展现了对古代学者的尊敬之情。同时,“寡过未能无”表达了一种谦虚的学习态度,而“斯言可谓深而宛”更是点出了孔子言辞的深刻性。最后一句“所以重嗟累叹乎”,则是在赞赏孔子的话语能引发听众的共鸣和思考,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教化功能。整首诗通过对孔子教学场景的描写,传达了对知识的珍视和对教育者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儒家文化中重视学习和反思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