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有楼台处,微闻钟磬声。
溪横前路绝,人在别峰行。
天远水云淡,春深花柳明。
如果解尘鞅,亲和法王城。

注释

  1. 西岩:指的是位于西边的岩石。

  2. 楼台处:指岩石上可能有的建筑或雕塑。

  3. 钟磬声:钟鼓等敲击乐器的声音,这里暗示了环境的幽静和宗教氛围。

  4. 溪横前路绝:溪流横贯于前方的道路,使得道路断绝。

  5. 人在别峰行:诗人在另一座山峰上行走。

  6. 天远水云淡:天空显得遥远而宁静,水面上的云彩也显得清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7. 春深花柳明:春天到来,百花争艳,柳树也显得绿意盎然,景色明媚。

  8. 如果解尘鞅:如果能够放下世俗的束缚,就能够接近自然,享受宁静的生活。

  9. 亲和法王城:亲近佛法,感受佛陀的教诲和智慧。

    译文

    在西边的岩石上,仿佛可以看到建筑的影子,偶尔传来钟磬之声。
    溪流横亘在前的路上,使人不得不选择另一条路前行。
    在遥远的天际,水面上的云朵显得非常清晰,春天来临时,万物复苏,百花盛开,柳树也绿意盎然。
    如果能放下世俗的纷扰,亲近佛陀的智慧,就能体会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观。首句“西岩似有楼台处”,通过视觉描绘出岩石上可能的建筑或雕塑,为读者勾勒出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背景。接着,“微闻钟磬声”则引入了声音元素,为画面增添了一丝生动感。然而,随着“溪横前路绝”、“人在别峰行”两句的出现,整个画面开始变得支离破碎,似乎所有的美好都消失在了远方的山川之中。这种对比和转折,既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也表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最后两句“天远水云淡”,“春深花柳明”,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他渴望逃离现实的种种困扰,寻找一片净土,让心灵得到净化。这里的“天远”不仅指空间的遥远,更是心灵的超脱。而“水云淡”则象征着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而“春深花柳明”则直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时间和地点,同时也寓意着生活的繁荣与希望。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观,同时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它既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也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