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南朝女,愁听异域歌。
收兵颉利国,饮马胡卢河。
毳布腥膻久,穹庐岁月多。
雕窠城上宿,吹笛泪滂沱。
【诗句释义】:
白首南朝女,愁听异域歌。
“南朝”是指今天的中国南部地区,这里的“女”指的是女子。这句诗的意思是,一个年已老的南朝女子,正听着来自异域的歌曲,心中充满了忧愁。
收兵颉利国,饮马胡卢河。
“颉利国”是指现在的蒙古国。这句诗的意思是,她正在收拾战争带来的伤痕,准备饮马于胡卢河。
毳布腥膻久,穹庐岁月多。
“毳布”是指用动物的毛发制成的布料,这里指代北方的毡子;“腥膻”是指肉类等食物的味道,这里是说北方的毡子味道很浓。这句诗的意思是,北方的毡子已经存放了很多年了,而她的家也经历了很多岁月的变迁。
雕窠城上宿,吹笛泪滂沱。
“雕窠”是指雕刻精美的窝巢,这里指的是帐篷;“泪滂沱”是指眼泪流得很多。这句诗的意思是,她在帐篷里吹奏着笛子,眼泪不停地流淌下来。
【译文】:
白发的南朝女子,愁苦地聆听异邦的歌谣。
收拾着战争中的伤痕,准备饮马于胡卢河。
北方的毡子已经存放了很多年,而她的家也经历了很多岁月的变迁。
在帐篷里吹奏着笛子,眼泪不停地流淌下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一位南朝女子的视角,展现了战争带给人们的创伤和痛苦。首句中的“白首”一词,不仅描绘了女子的年龄,还暗示了她曾经的青春岁月已经被战争所消磨殆尽。第二句中“异域歌”则表达了她对远方传来的歌声的好奇和期待,同时也透露出她内心的不安和忧虑。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战争经历的具体描写。她正在收拾战争带来的伤痕,准备饮马于胡卢河,这既是对她个人经历的描述,也反映了战争给整个国家带来的影响。
诗的后半部分,则是对战争结束后生活状态的描述。北方的毡子已经存放了很多年,而她的家也经历了很多岁月的变迁。这两句虽然看似平淡,但却蕴含着深深的情感。一方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另一方面是对现在生活状态的无奈和失望。这种对比和反差,更加突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影响。
最后一句“吹笛泪滂沱”,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在这里,“吹笛”不仅是她的一种生活常态,更是一种寄托哀愁的方式。而“泪滂沱”则直接表达了她的内心悲痛和绝望。这种情感表达,既直白又深刻,让人无法忽视她的痛苦和悲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创伤和影响,展现了一位南朝女子的内心世界和痛苦经历。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对历史和战争的深刻认识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