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洛西风急,遥知故国秋。
羁游成岁月,疏放合淹留。
地迥惊身老,山高更旅愁。
登临有词赋,不减在荆州。
【注释】
清洛:即洛阳。
西风急:秋风劲吹,天气凉爽。
羁游成岁月:长期在外作客,消磨了岁月。羁、留:都指在外做官。
疏放合淹留:性格疏放的人,容易在外边久留。
地迥惊身老:洛阳地处偏远,远离故乡,使人感到自己已经老了。
山高更旅愁:高山峻岭,使人更加思念远人。
登临有词赋,不减在荆州:登上洛阳的高楼,看到壮丽的景色,想到自己在荆州时写的《登楼》诗,觉得并不逊色。荆州:今湖北省江陵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罢官后返回洛阳时所作。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写景,尾联点题。
“清洛西风急,遥知故国秋。”首联写景,起调突兀,先写秋风骤起,再写遥想故土之秋,一扬一抑,跌宕起伏。西风,点明季节,也暗示诗人心情,秋风劲吹,天气凉爽。故国,即自己的祖国,也是诗人贬谪之地。诗人由洛阳的西风想到了故土的秋天,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这两句是全篇的纲领,为下面的抒情和议论作了铺垫。
颔联抒情,抒发了诗人长期羁留异乡的感慨。
“羁旅游子成岁月,疏散狂夫独淹留。”“羁”字,点出诗人长期被贬外任的境遇。“游子”、“羁客”,指诗人自己。“成”、“独”,突出了诗人的孤独与辛酸。
颈联描写了诗人身处异地的感受。“地迥惊身老,山高更旅愁。”洛阳位于中原,地势较高,气候较冷,远离家乡,令人惊觉年岁已老;又因地处边远,离家乡很远,旅途中更是倍添愁绪。
尾联写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故国的眷恋之情。“登临有辞赋,不减在荆州。”诗人登高极目,看到了洛阳城郊的美景,想到自己在荆州时写的《登楼》诗,觉得并不亚于在荆州时写的《登楼》诗。荆州:今湖北省江陵县。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感情真挚,是一首很有代表性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