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吹马疾,石径上危基。
野俎饱貆脯,山炉煮橡糜。
寒耕敲冻石,猎火上风枝。
留滞亲麋鹿,多惭发欲丝。

岁暮书事十二首

北风吹马疾,石径上危基。

野俎饱貆脯,山炉煮橡糜。

寒耕敲冻石,猎火上风枝。

留滞亲麋鹿,多惭发欲丝。

【注释】

  1. “北风”一作“北风急”,点明了季节和天气状况,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2. “石径”一作“山路”,根据上下文内容推断,这里是指诗人在山路上行走的情景。
  3. 野俎:指野外的祭祀用的祭品,如猪头、羊头等。
  4. “貆”(zhú):一种野兽。
  5. “橡(yuán)糜(mí):橡子和糜子,是古代的两种粮食作物。
  6. “寒耕”句:指在寒冷的冬天里,人们用铁锤敲打冻结的石块,以解冻播种。
  7. “猎火”句:指打猎归来后的篝火旁,火光映照着猎犬的身影。
  8. “发欲丝”:形容头发稀疏,如同蚕丝一般。
    【赏析】
    《岁暮书事二首》描绘的是冬末春初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首联“北风吹马疾,石径上危基。”描绘了北风吹过陡峭的山路,马儿奋力前行的场景。这里的“马疾”既表现了马的矫健,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而“石径上危基”则形象地描绘了山路的险峻,给人一种艰难攀登的感觉。
    颔联“野俎饱貆脯,山炉煮橡糜。”则是对旅途中的一顿丰盛晚餐进行了描写。这里的“野貆脯”可能是一种野味佳肴,而“山炉煮橡糜”则展现了山林中的生活情趣。这两句诗通过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能够闻到饭菜的香气,感受到那份宁静与满足。
    接下来的句子“寒耕敲冻石,猎火上风枝。”则展现了狩猎者的生活。他们冒着严寒,挥舞着长矛,敲击着冻石头来寻找猎物。同时,他们还点燃篝火,享受着猎犬带来的欢声笑语。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将狩猎者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展现出来,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顽强。
    最后两句“留滞亲麋鹿,多惭发欲丝。”则是对诗人自己的处境进行了描绘。由于年岁已高,他滞留在山间,无法返回故乡。而他的白发又让他心生惭愧,如同蚕丝般细长。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忧伤,又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热情。
    整首诗通过对四季变换、生活琐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深眷恋。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