蛩怨青莎老,萤飞秋水深。
庭除延夜色,砧杵发秋心。
雄剑鸣初匣,寒衣补硬针。
老来词赋懒,从使二毛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夏日》。
第一句“蛩怨青莎老”,意思是蟋蟀在夜里鸣叫,声音中带有怨恨和哀愁,仿佛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蟋蟀的声音在夜晚特别响亮,它们在黑暗中发出的声音,让人感到一种孤独和寂寞。这里的“青莎”指的是青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逝。
第二句“萤飞秋水深”,意思是萤火虫在秋天的夜晚飞舞,它们的光芒如同星星般闪烁,给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感觉。这里的“秋水”指的是秋天的河流或湖泊,萤火虫在水面上的飞舞,给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感觉。
第三句“庭除延夜色,砧杵发秋心”,意思是庭院中的草木在夜晚被清理干净,月光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明亮的光斑。院子里的捣衣声和杵声此起彼伏,仿佛是人们的心情随着时间流转而变化。这里的“庭除”指的是庭院中的花草树木,它们在夜晚被清理干净,为月亮提供了一个美丽的背景。
第四句“雄剑鸣初匣,寒衣补硬针”,意思是一把雄壮的剑被打开,发出了清脆的声音。这把剑是主人的骄傲,它曾经经历过无数的战斗和冒险。而现在,它被放在盒子里保存起来,只用来装饰或者收藏。这里的“雄剑”指的是一把锋利的剑,它是主人的象征,代表着他的勇气和力量。
第五句“老来词赋懒,从使二毛侵”,意思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主人变得懒惰,不再愿意写诗作词。他的白发已经遮住了额头,就像秋天的叶子一样,象征着生命的衰老和消逝。这里的“二毛”指的是白色的头发,它是衰老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蟋蟀、萤火虫、月光、庭院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变迁的思考。同时,通过对诗句的赏析,我们也能感受到诗歌中的美感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