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巷柴门掩寂寥,一窗风雨晚萧萧。
清秋渐冷尤宜懒,闲日苦长无处消。
乌几青筇扶病弱,素琴黄卷伴逍遥。
交朋南北音书隔,虽有芳樽谁可招。
【注释】
陋巷:简陋的街巷。柴门:用柴草做的门。掩:关闭。寂寥:寂寞冷清。萧萧:风雨声,也形容雨声。
清秋:深秋。渐:逐渐。尤宜懒:尤其适宜于懒惰。苦长:时间很长,很烦闷。乌几:黑色的小桌子。青筇(qiōng):青色的竹竿。扶病弱:扶持着生病的身体。素琴:素色的琴。黄卷:黄色的书卷。逍遥:自在悠闲地生活。交朋:结交朋友。南北音书:指南北两地的音信书信。芳樽:盛酒的酒杯。谁可招:谁能召唤。
【赏析】
首联:“陋巷柴门掩寂寥,一窗风雨晚萧萧。”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写了一幅幽静而凄凉的画面。“陋巷”指的是偏僻、简陋的街巷,“柴门”则是指那扇简陋的木门。这两个词组都传达出一种孤独和寂静的氛围。在这句诗中,诗人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将这种孤独和寂静的感觉传达给读者。
颔联:“清秋渐冷尤宜懒,闲日苦长无处消。”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深秋季节里,天气变得寒冷,人们通常会选择懒散一些来度过这段时间,而诗人似乎更加喜欢这种宁静和孤独的生活。他感到无聊,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去做,因此感到有些苦恼。这里的“尤宜懒”强调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喜爱。
颈联:“乌几青筇扶病弱,素琴黄卷伴逍遥。”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关系。“乌几”和“青筇”都是用来支撑身体的家具,“扶病弱”表明诗人身体状况不佳。而“素琴黄卷”则是指他用来打发时间的读物。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场景:诗人借助工具来支持自己的身体,同时阅读书籍来放松自己的心情。
尾联:“交朋南北音书隔,虽有芳樽谁可招。”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他意识到即使有美好的酒宴也无法邀请到朋友,因为他们彼此之间相隔遥远,无法相见。这里的“虽”字表示尽管存在这样的困难,但诗人并没有放弃希望。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期待未来能够有机会与朋友们相聚。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孤独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一种深深的情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