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晓琳宫拜谒还,驼裘犹怯夜霜寒。
春生七泽苍茫外,日上三山缥缈间。
投老埃尘从马后,异时班缀近龙颜。
人间倚伏谁能料,一酌芳醪兴未阑。
【注释】
《岁日同郡官朝天庆回偶成》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绝。首句点明时间,次句写朝拜后返回的情景。颔联以想象中的自然景物来烘托诗人的心境。颈联写自己年老体衰,但仍希望有朝一日能受到恩宠。尾联表达了作者的感慨与无奈。此诗表现了诗人晚年的凄凉心情。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天宝三载(744)春天,时杜甫在长安应制举下第还乡,途经洛阳。
清晓琳宫拜谒还,驼裘犹怯夜霜寒。
清早入琳宫拜谒完毕,归途中仍怕夜晚霜气袭人。
清晓:清晨;琳宫:指皇宫。
琳:美玉;“琳宫”,即华丽的皇宫或宫殿。
拜谒:参拜。
“清晓”二句,描绘了诗人从皇宫出来之后,回到洛阳家中,天色渐明,但寒气未消的情景。
春生七泽苍茫外,日上三山缥缈间。
春意初生在七泽(泛指大湖),太阳升上了三山之上。
“七泽”,泛指广大的湖泊。
苍茫:茫茫无边的样子。
缥缈:隐隐约约的样子。
三山:传说中海上三座神山名蓬莱﹑方丈﹑瀛洲。也借指仙境。
此联描写了诗人在洛阳所见的景色,并以此抒发自己对国家政治前途的忧思。
投老埃尘从马后,异时班缀近龙颜。
到老年仍为朝廷奔走效力,不知何时才能得到皇帝的宠信。
投老:年已衰老。
埃尘:尘土。
班缀:排列。
龙颜:天子的容颜,这里指皇帝。
此联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之情。
人间倚伏谁能料,一酌芳醪兴未阑。
世间的事情谁也无法预料,只好斟酒自娱罢了。
倚伏:命运的变化。
兴:兴致。
此诗前两联描绘了当时洛阳郊外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心情;后两联则抒发了诗人对自己一生境遇的感慨,表达了一种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悲凉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