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霜灼灼欲破红,夜来雨落荒兰丛。
空亭无人日色午,但听桐叶惊秋风。
拒霜:一种植物名,即木芙蓉。
灼灼:鲜明的样子,形容颜色红而鲜艳。
破红:指花已盛开。
夜来雨落荒兰丛:昨夜一场大雨过后,野草丛生。
空亭无人日色午:一个空旷的亭子,在中午阳光下。
但听桐叶惊秋风:只听见风吹动树叶声,使秋意更浓。
【注释】
拒霜:木芙蓉的别名;灼灼:鲜明的样子,形容颜色红而鲜艳;破红:指花已盛开;夜来雨落荒兰丛:昨夜一阵大雨把野草丛淹没了;空亭无人日色午:一个空旷的亭子,在中午阳光下;但听桐叶惊秋风:只听见风吹动树叶声,使秋意更浓。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任滁州刺史(今安徽省滁县南)时。诗中以“拒霜”和“桐叶”为题,既写了眼前所见,又抒发了诗人的感慨。
首句点明时节,是深秋季节,百花凋谢,唯有木芙蓉花盛开,光彩夺目,艳丽非凡。“欲破红”三字,写出了木芙蓉花的娇艳、旺盛,也写出了诗人对它的赞美之情。次句写夜来一场大雨过后,池边野草全被淹没了,只有几株小野花还勉强地挺立着。这两句是互文见义,意思是说,在诗人眼中,这池边的野草已经没有多少价值了,只有那木芙蓉花才是值得赞美的。第三句写诗人登上这座亭子,看到太阳已经升到正午时分,阳光灿烂,十分耀眼。“空亭”“日色午”,是互文见义,意思是说这座亭子没有人来坐。第四句写诗人来到亭子后,听到一阵风声,吹动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使人想到秋天已经来临了。最后一句写诗人听到风吹树叶的声音,心中不禁感到有点寂寞,觉得这美好的景色没有人欣赏,更加衬托出作者对木芙蓉花的喜爱之情。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任滁州刺史期间所见到的景色和感受。前两句写木芙蓉花的艳丽,后两句写秋风萧瑟、无人赏菊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