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林败叶已飕飕,更有寒莎翠已收。
若道神仙脱情累,如何独唱感庭秋。
【注释】
感秋:指秋天的景色触发了诗人对生命、世事等许多问题的思考。
高林:指的是高大挺拔的树木。
败叶:凋落的叶子。
飕飕:形容风吹落叶的声音。
寒莎翠已收:寒露时节,绿色的莎草已经干枯。
神仙:这里泛指超凡入俗之人。
脱情累:摆脱世俗的烦恼和束缚。
独唱:独自歌唱。
感庭秋:在庭院中感叹秋天的到来。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表达了作者面对自然景物引发的对生命、世事的种种感慨。
第一句“高林败叶已飕飕”,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图景,高大挺拔的树木上,一片片凋零的叶子随风飘落,发出飕飕的声音。这一句以“高林”、“败叶”为意象,通过声音、形象的描写,传达出深秋的萧瑟气息。
第二句“更有寒莎翠已收”,进一步描绘了深秋的景象,寒露时节,绿色的莎草已经干枯。这句中的“寒莎翠已收”与前句的“高林败叶”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对比,更突出了深秋的凄凉之美。
第三句“若道神仙脱情累”,表达了作者对超然物外、摆脱世俗烦恼和束缚的向往之情。这里的“神仙”,并非真正的超凡入圣之人,而是用来形容那些超然物外、不受世俗纷扰的人。他们能够摆脱世俗的压力和束缚,自由自在地生活。这种向往之情,也体现在第四句“如何独唱感庭秋”中。这里,“感庭秋”可以理解为对人生百态、世态炎凉的感慨。而“独唱”则表明了作者在孤独中寻找心灵的慰藉,独自歌唱以抒发内心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超然物外、摆脱世俗烦恼和束缚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人生百态、世态炎凉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