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月琼枝不复论,秦淮半已掠荒榛。
清溪天水相澄映,便是临春阁上魂。
璧月琼枝不复论,秦淮半已掠荒榛。
清溪天水相澄映,便是临春阁上魂。
注释与赏析:
璧月琼枝不复论
注释:
“璧月”和“琼枝”通常指的是美丽而奢侈的事物,这里可能用来形容昔日金陵城的繁华与美丽。但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繁华不再的感慨。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一种怀旧和哀愁的情绪,通过对比现在的情况来表达对过去辉煌时刻的追忆。
秦淮半已掠荒榛
注释:
秦淮河曾是金陵的重要河流,如今却因为战乱或人为因素变得荒芜。这描绘出了一幅历史变迁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
赏析:
通过对秦淮河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对历史沧桑感的深刻理解。这种荒凉的景象不仅是自然的变化,更是社会动荡的反映。
清溪天水相澄映
注释:
清澈的溪水与天空相接,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澄映”意味着水的清澈能反射出天空的色彩,象征着纯洁和平静。
赏析:
此句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暗含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宁静和谐。
便是临春阁上魂
注释:
“临春阁”可能是指某个古迹或景点,在这里它被用作象征,代表了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魅力。诗人以此形象地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以及文化的价值。
赏析:
通过提到“临春阁”,诗人强调了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这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赞美,也是对当前保护文化遗产呼吁的一种体现。
这首诗通过对金陵古城的不同面貌进行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受以及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从繁华到荒废,再回到对过去的怀想,诗人的情感变化反映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限追忆,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文化的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