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国归来岁月深,悲嗟脱剑挂高林。
欲知不负徐君意,便是当年让国心。
【注释】
上国:指朝廷。
悲嗟(jiē):叹息。
脱剑挂高林:指把剑悬挂在树林中,表示不再出仕。
使国心:让国家放心。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词,以“挂剑”为题。词人借徐君的故事来抒发自己对朝廷忠诚的感慨。全词表达了作者对朝廷忠贞不渝的情怀,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一些士子进退两难的矛盾心理。
起句“上国归来岁月深”,写诗人辞官归隐,远离了朝廷,回归故里。这里的“归来”是虚指,实指诗人离京后长期滞留外地,不得回朝。“岁月深”,表明诗人远离朝廷已久,时间之长难以计算。
第二句“悲嗟脱剑挂高林”,紧承上句而来,写诗人在故园中悬挂佩剑,表达其忧国之情。这里的“悲嗟”,是感叹的意思,表明诗人对自己未能回到朝廷而感到悲伤。“挂高林”,是说诗人把佩剑悬挂在树林中。“高林”,即高树上的树林,这里代指山林隐居之地。诗人选择在山林中悬挂佩剑,一方面是为了寄托自己的忧思,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表示他不再出仕的决心。
第三句“欲知不负徐君意”,写诗人想要知道自己是否做到了不负徐君之意。这句中的“徐君”,是指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徐偃王,他因为直言进谏而被齐景公杀害。诗人用这个故事来表达自己对朝廷忠诚的态度。这里的“不负”是动词,意为“不辜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想要知道自己是否能够做到不辜负朝廷对自己的期望。
第四句“便是当年让国心”,写诗人想要证明自己没有辜负朝廷的期望。这里的“当年”指的是过去的时光,“让国心”则是说诗人曾经有过放弃自己的功名利禄、为国家着想的想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想要证明自己没有辜负朝廷的期望,因为他曾经有过这样的思想。
【译文】
从京城回来已经很久,我深感悲伤,因为我要把佩剑悬挂在树林中。
想要知道我是否能够做到不辜负徐君之意吗?
那就是我当年曾经有过的让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