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尾亭边淮汴交,来波去浪恨迢迢。
无端更洒黄昏雨,吹作春愁不肯消。
洛尾亭边淮汴交,来波去浪恨迢迢。
无端更洒黄昏雨,吹作春愁不肯消。
注释与译文
注释:
- 洛尾亭边淮汴交:洛水和汴水的交汇之处。
- 来波去浪恨迢迢:形容水流的波动连绵不断,表达了对遥远距离的无奈和哀伤。
- 无端更洒黄昏雨:无缘无故地又下了一天黄昏时的雨。
- 吹作春愁不肯消:风雨如同春天的忧愁一样不停地吹拂,让人无法释怀。
赏析
张耒的《题洛尾亭二首》通过描绘洛水与汴水交汇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中离愁别绪的感慨。首句“洛尾亭边淮汴交”,即景生情,洛水与汴水在此交汇,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或命运的转变。第二句“来波去浪恨迢迢”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变化给人带来的无尽思念和痛苦。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愁苦和对逝去时间、消逝事物的追忆。
尾句“无端更洒黄昏雨,吹作春愁不肯消”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天气变幻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雨水如愁丝般绵绵不绝,如同春天的忧愁一般,难以消散,体现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体验。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深切的孤独感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诗中的“洛尾亭边淮汴交”、“来波去浪恨迢迢”等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隐喻了人的情感世界,使整首诗歌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