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干倚遍更消魂,春到淮南得几分。
袅袅柳枝烟雨湿,画楼残角送黄昏。
【注释】
残春三绝:即《残春》,是北宋诗人晏殊的五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在汴河游览时有感而作的。
阑干:即栏杆,泛指楼阁建筑中的横木或立柱。倚遍:遍数,数一遍。消魂:形容极度悲伤。
淮南:即淮北,古代指今河南、安徽一带。
袅袅(miǎo):柔美的样子。柳枝:指垂柳。
烟雨:迷蒙的云气和细密的雨点,常用以比喻愁闷之状。
画楼:雕饰精美的楼台。
角:这里指古代乐器“羌笛”,用其声调来表现一种情调。
黄昏:傍晚时分。
赏析:
此诗为汴河游宴之作,描写了汴河春天景色之美,抒发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首句“阑干倚遍更销魂”写汴河上的美景,使词人陶醉其中,久久不回。接着两句“春到淮南得几分?袅袅柳枝烟雨湿,画楼残角送黄昏”,词人感叹春天的到来,但不知这美好的春天在淮北地区是否也能体会到,于是又想到柳枝被烟雨湿润,画楼的残角也随着黄昏渐渐消失。整首诗语言优美,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春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