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灯到晓只微明,独拥单衾听雨声。
葛幌竹床清过暑,萧然未觉负平生。

诗词名句“笼灯到晓只微明,独拥单衾听雨声。葛幌竹床清过暑,萧然未觉负平生。”出自宋代诗人张耒的《寓寺八首》。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寺庙中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感受,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接下来将按照要求进行逐句解释:

  • 笼灯到晓只微明:描述清晨时分,寺庙里的灯光微弱,只有微微的光芒照亮周围。这里的“笼灯”可能指的是寺庙中的蜡烛或者是油灯,它们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到晓”表示到了早晨,而“只微明”则强调了光线的微弱程度。
  • 独拥单衾听雨声:诗人独自躺在薄薄的被子上,听着窗外的雨声入睡。这里的“单衾”指的是单独的被子,可能意味着诗人没有伴侣相伴,而是一个人静静地享受这份宁静和孤独。而“听雨声”则是一种常见的文人雅兴,雨声可以洗涤心灵,让人感到放松和平静。
  • 葛幌竹床清过暑:诗人躺在用葛草编织的床上,感受到了竹床带来的清凉。这里的“葛幌”可能是葛草制成的帷幕,而“竹床”则是用竹子制作的床。这两个词都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环境的感知。同时,“清过暑”也表明了床的凉爽程度,足以让人忘却炎热的夏日。
  • 萧然未觉负平生:诗人躺在床上,虽然有些疲惫,但却没有感到遗憾或愧疚,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辜负自己的一生。这里的“萧然”可能指的是简朴、无华或者安静的状态。而“未觉”则表明了诗人对自己的评价是非常客观和理性的,他并不因为自己的简陋环境而感到自卑或不满。最后,“负平生”则是指没有辜负自己一生的追求和理想。

这首诗通过对寺庙生活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比夜晚的宁静与白天的繁忙,诗人表达了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