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谒帝大明宫,拜赐归来夜过中。
一梦十年身老矣,山城风月作过从。

【注释】

上元:即农历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满之夜。三绝:指诗、书、画三者都达到极高境界的文学家。帝:皇帝,这里借指皇帝的宫殿。过:经过,经过这里。山城:指成都,因为成都有“山”和“城”。过从:交往,来往。

【赏析】

本诗写诗人在成都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繁华盛世生活的留恋,对官场黑暗的不满,以及渴望早日归隐的心情。全诗以“梦”为线索,巧妙地将现实与梦境、现实生活与官场生活、官场生活与隐居生活的对比结合起来,表现了诗人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

前两句写诗人到成都后谒见皇帝,拜赐归来的情景。首句“清晨谒帝大明宫”,描写了诗人清晨去谒见皇帝时的情景。大明宫位于长安城东北,因唐代皇室在此举行朝会,故称大明宫。这里暗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意谓皇帝被浮云遮蔽,无法见到自己。第二句“拜赐归来夜过中”,描写诗人从皇帝那里领受赐物之后返回住所,夜晚在旅途中的情景。中,中间,这里指代皇帝所在地。

第三四句通过诗人梦中的十年经历,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首句“一梦十年身老矣”,写诗人在梦中度过十年,这十年里他经历了许多事情,也看透了官场的黑暗,因此感到厌倦。十年的时间虽然很长,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诗人并没有得到什么实际的东西,只是白白地消磨了时光,所以感到“身老”。第二句“山城风月作过从”,写诗人在这漫长的岁月中还曾经到过一些地方,这些地方都是山水风光旖旎的地方。在这里,山城指的是四川成都,而“过从”是指往来、交往,也就是诗人曾经去过很多地方,也结交了不少朋友。然而,这一切都只是虚度光阴,诗人对此并不感到高兴。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末联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一梦十年身老矣”,这是实写;“山城风月作过从”,这是想象。作者把这两种情景巧妙地结合起来,既写出了自己在官场上的虚度光阴,也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最后两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梦中经历的描述,表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如“山城”、“风月”等,使诗歌更加富有韵味。同时,诗人也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