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江城霜气清,旅人寒事略经营。
隔窗便是山前树,永夜叶声如雨声。

【注释】

柯山:地名。唐时属宣州,在今安徽泾县西南。这首诗是写秋景的。杂诗四首,共四首诗,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九月:指农历九月。古代以孟夏、仲夏、季夏为上三时,孟秋、仲秋、季秋为下三时,九月是上三时之一。《礼记》说:“秋三月为含桃。”《汉书·律历志》说:“孟春为岁始,孟夏为月半,孟秋为月穷,孟冬为月尽。”这里的“霜气清”指深秋之景。

旅人:离家在外的人。经营:筹划安排。

隔窗便是山前树,永夜叶声如雨声:这两句写诗人在客中听到树上落叶的声音,好像是从天而降的雨声。

【赏析】

这首七绝,是作者客居宣城(今属安徽)时所作。此诗描写了深秋季节的景色和感受,语言简炼,意境高远。

首句“九月江城霜气清”,写诗人客居宣城的所见。九月的江南,已到了深秋时节,江城的霜气特别清寒。“江城”点明地点,也写出了诗人的行役之地;“九月”点明时间,也写出诗人所处之境。

次句“旅人寒事略经营”,“旅人”即诗人自己,“寒事”指深秋季节里的生活琐事。由于深秋已到,霜气渐重,因此,对于深秋的生活琐事,诗人似乎觉得可以略加筹划安排了,不必再像盛夏时节那样忙碌紧张了。

第三句“隔窗便是山前树”,写诗人客居宣城时的所见。当诗人正凝望着窗外时,忽然发现窗外有一片树林。“便是”二字,表明那片树林与诗人的距离非常近,好像就在咫尺之间。“山前”二字,既指出那片树林的位置是在山前,又说明诗人所处的位置也在山前。

末一句“永夜叶声如雨声”,写诗人听树叶声音的感受。“永夜”,指漫漫长夜。深夜时分,诗人静听那一片树林里的叶子沙沙作响,仿佛听到了雨点敲打屋顶的声音。诗人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他在静静地欣赏着大自然的美。

全诗语言简洁自然,不事雕琢,却能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