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翥,字仲举,是元代著名的诗人。
张翥(1287~1368)出生于山西临汾,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通过勤奋学习和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逐步展露才华。他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所成就,还在散文和书法领域有着杰出的贡献。张翥的诗文风格深受其父影响,以及与元代文学家、书法家仇远的深入学习,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张翥,字仲举,是元代著名的诗人。
张翥(1287~1368)出生于山西临汾,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通过勤奋学习和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逐步展露才华。他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所成就,还在散文和书法领域有着杰出的贡献。张翥的诗文风格深受其父影响,以及与元代文学家、书法家仇远的深入学习,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绝句 八千里路到杭郡,城郭人民几变迁。 惟有吴山青不改,令威何日是归年? 注释 - 八千里路到杭郡:形容旅途遥远,走了八千里路才能到达杭州。 - 城郭人民几变迁:描述城市和人们经历了多次变化和变迁。 - 惟有吴山青不改:只有吴山的青山颜色始终不变,象征着恒久不变的意志或情感。 - 令威何日是归年:询问某人什么时候能够返回,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对家乡或故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注释】 兰渚:泛指水边。兰,香草;渚,水中沙洲。 光转东风弄暖天,永和人物尚依然:风向东方吹来,把温暖的阳光送到天上,但永和年间的诗人仍像以前一样地生活,没有变化。 谁怜纫佩凄凉客,倚策愁吟楚泽边:我同情那穿着绣有佩玉的衣裳,在凄凉的客舍中苦苦思念家乡的人,他坐在车前一边策马,一边忧愁地吟咏着“楚辞”里的诗歌。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全诗以写景起笔,先描绘出一幅美好的画面:春光明媚
张翥,字仲举,是元代著名的诗人。 张翥(1287~1368)出生于山西临汾,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通过勤奋学习和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逐步展露才华。他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所成就,还在散文和书法领域有着杰出的贡献。张翥的诗文风格深受其父影响,以及与元代文学家、书法家仇远的深入学习,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赵嗣焕是元代的诗人,字仲华,号梅南,自号意翁,生于宋太祖御弟匡美的十一世孙。 赵嗣焕的诗词创作在元朝时期独树一帜,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元末社会的状况和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元济宁砀山人,字士开。 李谦弟子,笃于学问。 世祖至元中为兰溪主簿,累迁常州路推官,明于决狱。 延祐间历真定路总管,治尚宽简,民甚安之。 五年,为司农丞,至江浙议盐法,置六仓,规定输运之期、出纳次序。 至治间历官集贤学士、侍御史,迁浙西廉访使。 泰定帝时,辞官归,优游乡社。 性庄肃,奉身清约,在中台,所奖借名士尤多。 有《汉泉漫稿》,一作《曹文贞公诗集》。 生卒年
张翥,字仲举,是元代著名的诗人。 张翥(1287~1368)出生于山西临汾,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通过勤奋学习和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逐步展露才华。他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所成就,还在散文和书法领域有着杰出的贡献。张翥的诗文风格深受其父影响,以及与元代文学家、书法家仇远的深入学习,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