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嗣焕
潮居八景诗并序 黄杨天池,位于潮州城东郊,为潮州著名景观。据《潮州府志》载:“潮阳之南,有泉涌出成池,名曰黄杨池……其水清冽甘美,不减于西湖。”此诗描绘了黄杨天池的壮丽景色和清澈水质,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译文: 秋日里天空格外高远,素白的云儿仿佛在亲昵地注视着大地;那洁白如玉的明月独自照耀着黄河小道。 纤尘不染的水面如同镜面般清晰明亮,映照出一种最令人陶醉的清辉。 注释: 1.
【序】 潮居八景诗并序,元末黄杨天池有胜境,吾友张君宗道为余言:先子之游此者,有赋以记。 余思旧游,因作是诗。 【原诗】 春隆寒尽春风清,解带相迎爽意生。 我倚南窗闲自适,每怀先子舞雩行。 【注释】 (1)春隆寒尽:春天来临了,寒冬结束了。 (2)春风清:春风温暖而清明。 (3)解带相迎:解开衣带迎风。 (4)爽意生:使人感到清爽愉快。 (5)我倚南窗闲自适:我靠着南边的窗户悠闲自在。
【注释】 潮居:即潮州。八景:指潮州的八处名胜风景。潮居八景诗,是一首写潮州自然风光的七言绝句诗。黄杨天池:在今广东省潮安、饶平两县交界处的黄杨山中,为潮州八景之一,因池水清澈如黄杨而得名。 【赏析】 此首七绝写黄杨天池,前两句描绘出一种清幽秀丽的景色。竹林深处白云雾,诛草成亭晤此君;后两句写作者对这清幽的景致的喜爱及欣赏之情。“翁意在亭更在竹”,意思是说,我在这里赏心悦目的,不仅在于亭上
这首诗是黄庭坚的《潮州八景诗并序》,其中第一首就是《黄杨天池》。 悬灯月下夜如昼,玩赏春光处处然。 注释:悬挂着灯笼的月亮照耀下的夜晚如同白天一般明亮,处处都可以欣赏到春天的美景。 社酒乡邻乘兴饮,儿童歌舞乐尧天。 注释:村民们在节日里喝酒庆祝,孩子们欢歌跳舞,仿佛快乐无边。这里的“社酒”可能指的是当地的祭祀活动或庆祝活动的酒宴,“尧天”则可能是对美好时光的形容
【注释】 潮居八景:指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的“潮白湖八景”。 天池:指黄杨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越城黄杨山美景的小诗,诗的大意是说:黄杨山峰高耸入云,如同冠盖一般耸立在群山之巅;一池碧水如镜,映照着蓝天白云,犹如天宫的仙境。如今浴佛和洗浴神仙已经不在,只有那满山遍野的花儿开放着香气,鸟儿在空谷中自由翱翔,发出悠扬的叫声。 诗的首联“黄杨峻起冠群山,一沼天成绝顶间”,写黄杨山的高大壮观
黄杨天池 目击慈元事已非,山河亦悔改为夷。 君臣母子恨犹在,泪湿朝衣天亦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首联“目击慈元事已非,山河亦悔改为夷。”诗人以目击者的身份,回顾了历史上的一幕幕悲剧,感叹国家的命运已经发生了改变。这里的“慈元”是指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他在临安(今浙江杭州)被俘后,拒绝投降,最后被杀害于大都(今北京)
潮居八景诗并序 黄杨天池,位于潮州市湘子桥南侧约一公里。 山寺凭高万丈幽,游人罕见白云浮。 注释:山寺高耸入云,景色非常幽静,很少有人能够看到白云飘动。 花香流水无非道,谈罢归来月满洲。 注释:在花香四溢的环境中畅谈,谈论结束后归来时满月当空,一切都显得如此宁静。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黄杨天池的所见所感。首句“山寺凭高万丈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站在山顶上看到的壮观景象,山寺高耸入云
黄杨天池,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南浦路,是一处以自然景观为主的风景名胜区。这里环境幽静,景色宜人,被誉为“南昌八景”之一。 译文: 在僻静的山中居住,就像世外桃源;纵情放飞自由自在,如同古代的松树之荫。 那些一起前行的人,都是杰出的人物,他们将在将来成就一番事业,如公侯般显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黄杨天池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首句“僻野山居世外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黄杨峻起冠群山,一沼天成绝顶间。 浴佛浴仙今不见,花香空谷鸟声闲。
赵嗣焕是元代的诗人,字仲华,号梅南,自号意翁,生于宋太祖御弟匡美的十一世孙。 赵嗣焕的诗词创作在元朝时期独树一帜,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元末社会的状况和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