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催晚岁,残律去如奔。
入夜北风恶,多阴寒日昏。
野吹馀烧烬,溪落旧沙痕。
霜重饥鹰疾,田空宿雁喧。
山明千笋直,云积万营屯。
足雨耕犁早,丰年柿栗繁。
地平秦接席,土断洛开门。
白首三年客,黄桑数亩村。
懒梳悲发短,不寐守炉温。
折骨披残蘖,苍龙卧老根。
晚篁犹伫思,幽蕊助消魂。
慷慨双龙剑,飘零一酒樽。
琳琅思秀色,环佩想清言。
独语看明烛,空庭月出轩。
【注释】
天涯催晚岁:指岁月催人老。天涯,这里指故乡。
残律去如奔:残破的律令像马一样奔驰而去。
入夜北风恶:入夜时北风吹得特别猛烈。
多阴寒日昏:天气阴暗,太阳昏黄。
野吹馀烧烬:野外吹来的冷风把烧尽的草木灰也吹得四散飞扬。
溪落旧沙痕:溪水冲刷着旧沙地留下的痕迹。
霜重饥鹰疾:因为天冷食物缺乏,饥鹰捕食时显得十分迅捷。
田空宿雁喧:田野上空飞翔的大雁鸣叫的声音很杂乱。
山明千笋直:山峦明亮,竹林里的竹鞭笔直。
云积万营屯:云团堆积如军营般密集。
足雨耕犁早:下了一场及时雨,便于春耕。
丰年柿栗繁:丰收之年柿子和栗子都长得很好。
地平秦接席:大地平坦如席。秦是地名。
土断洛开门:土地分开,就像洛阳城门一样。洛阳是地名,洛即洛阳。
白首三年客:头发花白,已经做了三年的游子。
黄桑数亩村:在农村中有几亩黄桑树。
懒梳悲发短:懒得梳理因悲伤而变短的头发。
不寐守炉温:不入睡,守在火炉旁取暖。
折骨披残蘖:折断树枝剥开枯死的草。
苍龙卧老根:苍龙盘踞在老根上休息。
晚篁犹伫思:傍晚竹林里还使人沉思。
幽蕊助消魂:幽静的花蕊能助人消除烦忧。
慷慨双龙剑:豪迈地挥舞着双龙宝剑。
飘零一酒樽:漂泊无依,只有借美酒来排遣愁绪。
琳琅思秀色:琳琅满目的美玉令人思念秀美的容颜。
环佩想清言:佩戴着精美的首饰,怀念着贤人的言辞。
独语看明烛:独自一人坐着看着明亮的烛光。
空庭月出轩:庭院里月光照耀,照进窗子里。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诗的前半部分写冬景,后半部分则写秋景,前后呼应,情景交融,构成一幅生动鲜明的图画。
首联写岁月催人老,时光飞逝,人生易老。
颔联写寒冬来临,北风呼啸,阴霾笼罩,天色昏暗。
颈联写野风吹动余烬,溪流冲刷旧痕,寒霜加重了饥鹰觅食的速度,大雁在空旷的原野中鸣叫。
此联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象,表现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尾联写诗人看到山中的竹子笔直挺拔,云彩密布如同军营,想到自己虽然身处他乡,但是依然心系家乡;听到远处传来的鼓声,知道洛阳城门已经打开。最后两句用典,以“双龙剑”比喻高士,表明诗人渴望得到贤人的教诲,以实现自己的理想,“飘零一酒樽”则是对前一句的反诘,表达诗人的孤苦之情。最后两句以景结情,点明主题:“地平秦接席,土断洛开门”,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含蓄,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深刻的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