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夜行秋水广,秋风满帆不摇桨。
荒田寂寂无人声,水边跳鱼翻水响。
河边守罾茅作屋,罾头月明人夜宿。
船中客觉天未明,谁家鞭牛登陇声。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描写对象的特征和形象特点。然后仔细阅读诗句,从内容主题、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方面展开分析即可。

首联“孤舟夜行秋水广,秋风满帆不摇桨”是说:在秋天的夜晚,我乘着一叶孤船,行驶在大江之上,江水广阔无垠,秋风吹来,船帆鼓满,但船上的桨却不用。

颔联“荒田寂寂无人声,水边跳鱼翻水响”,写:在一片寂静中,田野显得格外荒芜空旷,没有一丝生机与生气;而在这荒郊野外的水边,有一群鱼儿跳跃着在水面上翻腾,发出阵阵哗哗的水声。

颈联“河边守罾茅为屋,罾头月明人夜宿”,是说:河堤旁有人搭建了一顶简陋的茅草屋,在月光下看守捕捞的网具,他夜里就在这里安身。

尾联“船中客觉天未明,谁家鞭牛登陇声”,是说:船中的客人在黎明前感到天还没有亮,就听到了远处传来了耕牛的声音。诗人通过描绘一个渔翁守罾、牛郎耕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仰之情。

【答案】

示例:海州(今江苏连云港)道中。

①孤舟夜行。②大江宽阔无垠。③秋风吹来,船帆鼓满,但船上的桨却不用。④荒田。⑤一片寂静。⑥水边。⑦一片荒凉。⑧一片喧闹。⑨岸边。⑩茅屋。⑪月明。⑫夜宿。⑬客。⑭天未明。⑮鞭牛。⑯登陇。⑰诗人对于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仰之情。

赏析:诗的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刻画了渔翁的形象。后二句,则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勾勒出了一幅宁静幽美、和谐自然的田园风光画。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