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官穷山,耳目如聋昏。
相逢半俗物,彊笑接欢欣。
景物岂不嘉,招携阻嘉宾。
端如守笼鹤,终日掩吾门。
春风动花光,桃李曰缤纷。
长歌写我思,书寄东飞云。

【注释】官:官职,指朝廷官职。穷山:穷僻山野。招携:邀人同游。

【赏析】

这是一首写自己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的诗,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愤懑之情。

“感春”是诗题,也是全诗的主旨。诗人借春天的来临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首四句是第一层,写自己官穷山野,耳目昏聩,感到春天来临却无人相伴,只能强颜欢笑。五至六句是第二层,说春天美景固然值得观赏,但因有俗物相阻而不能与友人一起欢聚。七句到十二句是第三层,写自己像守笼中的鹤一样,终日紧闭门扉,不能自由自在地去欣赏春天的美。末两句是第四层,说只有把这种苦闷之情寄托于春风之中,通过长歌来表达。

从全诗看,这首诗以“春”为题,实际上抒写的是自己对春天的感慨。开头四句点明主题:自己官居穷山,耳目失聪,虽已届春,却不能与友人同游。这四句中包含三层意思:首先,说自己官居穷山,身处僻静之地;其次,说耳虽聪,却耳聋得听不见声音;再次,说虽然身在春天,却不能与知己同游,只能独自面对春景。这样,便自然引出了下面的感慨。中间四句,进一步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孤独寂寞的情怀。这四句分三层意思:先说春天美景确实值得欣赏,但又因有俗人相阻,所以不能赏春;次说春天虽然美好,但自己却无法与知己一同赏春,只能在孤寂无聊中度日;最后说,只好借助春风,将自己的愁思写成一首长歌寄给远在他乡的朋友。结尾两句点明题旨:“感春”,实际上是抒写自己的苦闷和愤慨。诗人借春风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可谓巧夺天工。“春风”二字,既是眼前实景,又是虚景。“动花光”三字则化用唐人诗句“风回小院庭芜绿”(《玉楼春》)。“桃李曰缤纷”句暗用《诗经》之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周南·桃夭》)。这些词语,不仅丰富了诗的内容,也使全诗显得色彩斑斓、生机勃然。

此诗采用白描手法,直抒胸臆,语言朴素自然,不加雕饰,而意境深远,韵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