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岂合长贫贱,师事黄公曾习战。
英雄天子伐匈奴,初拜将军二十馀。
黄尘昼飞羽如插,身射单于碎弓甲。
从来书生轻武夫,坐遣挥毫写勋业。

【注释】

少年行三首:指《乐府诗集》中的《相和歌辞·相和曲·平调曲》的《少年行三章》。

人生岂合长贫贱,师事黄公曾习战。

人生岂能长久地处在贫穷和卑贱的地位上,我曾经向黄公学习过战斗的技能。

黄公: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狐射姑。

英雄天子伐匈奴,初拜将军二十馀。

英雄的君主为了征伐匈奴,我最初被任命为将军二十余人。

黄尘昼飞羽如插,身射单于碎弓甲。

白天战场上尘土飞扬,我的箭如同插入羽中一般准确,一箭射碎单于的盔甲。

从来书生轻武夫,坐遣挥毫写勋业。

从来读书人都轻视战士,坐着让笔墨记录功勋事业。

【赏析】

此诗是诗人借历史人物自抒怀抱之作。《乐府解题》云:“《少年行》:言人年少,志在四方,不得奋其英才而建功立业也。”诗以“少年行三首”为题,前两首抒发了诗人对功名的向往;后一首则流露出对读书人的轻视和对武人的赞赏之情。

首句点明“人生岂能久贫贱”,这是诗人的愤激之语。当时,社会现实是官位高下,往往由出身决定,而出身贫寒者往往得不到重用。因此,他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师事黄公曾习战。”黄公即晋朝名将黄忠,他年轻时曾投靠刘备,为蜀汉建立了不少功勋。这里说“师事黄公”,意谓追随黄忠学习军事技能。

第二联承上启下,表明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英雄天子伐匈奴”,指汉武帝时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从而解除了汉朝北方边患。这里借用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渴望立功的心愿。“初拜将军二十馀”,指诗人初次被任命担任将军职务。“二十馀”,说明他的官职并不高,但在当时的社会里已属不易了。

第三联进一步表明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志向。“黄尘昼飞羽如插”,意思是说在战场上,尘土飞扬,犹如插羽毛般稠密,这正说明战事激烈。“身射单于碎弓甲”,表现了诗人勇猛善战的精神。“单于”是古代对匈奴君长的称呼,这里指匈奴首领。“碎弓甲”,形容诗人箭法高明,百发百中。

末联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从来书生轻武夫,坐遣挥毫写勋业。”“从来书生轻武夫”是说自古以来读书人就看不起武将,认为他们是粗俗之辈,不屑一顾。“坐遣挥毫写勋业”,则是说现在自己要替他们挥笔书写功勋业绩,让他们看看真正的英雄是文武双全的。

此诗虽为咏史之作,但并非单纯地歌颂武力,而是通过咏古喻今的方式来抒发对功业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