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叶题诗愧不才,袖遮微日上层台。
山僧分我松阴坐,隔岸花香渡水来。

诗句释义

1 “子期台”:这是一座以古人子期的事迹为名的台。子期是春秋时期著名的琴师,他的琴艺极高,但因为自己的才华无法得到施展而感到惭愧。这里的”子期台”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暗示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才能和境遇的无奈与感慨。

  1. “拾叶题诗愧不才”:诗人在子期台上捡起一片树叶,用它题写了一首诗。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省和谦虚,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才华不能被世人所知的无奈。
  2. “袖遮微日上层台”:诗人站在子期台上,用手遮住阳光,仿佛是在遮挡自己的光芒。这既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行为,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地位和才能的一种自卑感。
  3. “山僧分我松阴坐”:山中的僧人看到诗人,主动邀请他去松树下坐下休息。这里体现了诗人与外界的互动,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关怀的感激之情。
  4. “隔岸花香渡水来”:诗人坐在松树下,听着远处传来的花香,仿佛是从对岸飘来的。这里的”隔岸”和”渡水”都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

译文
在子期台上,我拾起一片叶子,写下这首诗表达我的自谦。
我用袖子遮住微光,独自站在高台上。
山中的僧人看到我的孤单,邀请我在松树下坐下。
隔着河流,彼岸的花香随风飘来。

赏析
这首诗以诗意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子期台上的独特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的抒发,展现了他对于才华、地位和命运的思考。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外界关怀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