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难不忘死,为忠已足多。
全生犹有路,仗节竟如何。
可验平生志,宜令后世歌。
诸儒主褒贬,毫发未容讹。
临难不忘死,为忠已足多。
全生犹有路,仗节竟如何。
可验平生志,宜令后世歌。
诸儒主褒贬,毫发未容讹。
注释:
- 临难不忘死:在危难之际,仍牢记死亡的来临,表现出坚定的决心和勇气。
- 为忠已足多:为了忠诚,已经足够了,表明忠诚的价值高于一切。
- 全生犹有路,仗节竟如何:保全生命还有办法,持节到底又会怎样?这里的“仗节”指的是持节守节,表示坚守节操的决心。
- 可验平生志:可以证明平生的志愿。
- 宜令后世歌:应该让后代流传下去歌颂。
- 诸儒主褒贬,毫发未容讹:众多儒者主张褒扬或贬斥,连极细微的错误也不会被允许。
赏析:
这首诗是刘忠显为悼念一位忠于职守但不幸牺牲的官员而作的挽词。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这位官员的深深怀念和对其忠诚品质的赞扬。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敬意和哀悼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观念,即忠诚、勇敢和坚守节操的重要性。这种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受到推崇,因此这首诗也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