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岁曾游大阳寺,倚天楼殿碧参差。
明安庵迥峰峦古,杨广城高径路危。
满壑松声僧定处,一堂秋雨客谈时。
如今细想经行地,三复遗诗血泪垂。

【解析】

此诗首句点题,即忆京山大阳寺;次句写大阳寺的景致。第三句“明安庵”,即大阳寺内之古刹,“迥峰峦”即指其高峻的山势。第四句写杨广城地势险要,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第五句写满壑松声,说明大阳寺环境幽静。第六句写堂中秋雨潇潇,有客来谈,可见寺中清雅。最后两句是诗人感怀,即“今”思“昔”而三复遗诗,感慨系之。

【答案】

【注释】

①忆京山大阳寺:怀念京城的大阳寺。

②倚天楼殿碧参差:凭栏眺望,见天光云影与宫殿相辉映,参差不齐。

③明安庵迥峰峦古:明安庵在寺外,依山而建,山峰连绵起伏,古老。

④杨广城高径路危:杨广城位于大阳山下,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⑤满壑松声僧定处:满山松林深处,是僧人打坐念经的地方。

⑥一堂秋雨客谈时:秋雨潇潇,客人聚于堂中谈论诗文。

⑦细想经行地:细细回想当年游历此地的情景。

⑧三复遗诗血泪垂:反复吟诵着杜甫《登兖州城楼》一诗,不禁热泪盈眶。

赏析:

首联点出“忆京山大阳寺”这一题目。大阳寺位于京师附近,为唐代名胜之一,诗人对这里自然风光、建筑特色十分熟悉,因此他很容易就想到了大阳寺。诗人回忆往昔游览大阳寺的情景,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座寺院的建筑。“倚天楼殿碧参差”,诗人描绘了一座座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殿堂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壮观,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

颔联描写大阳寺周边的自然景观。诗人登上大阳寺,远远望去,只见一座座山峰如青翠欲滴,层层叠叠,延绵不绝。这些山峰仿佛是一幅精美的图画,给大阳寺增添了几分秀美之感。此外,诗人还观察到了大阳寺附近的道路情况。“明安庵迥峰峦古”这一句,诗人用“迥”“古”这两个词语来形容明安庵周围的山峦和寺庙,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氛围。“杨广城高径路危”则进一步突出了大阳寺周围地形险峻的特点,使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大阳寺所处的地理位置之重要和战略意义之重大。

颈联描写在大阳寺内的所见所闻。“满壑松声僧定处”这句诗的意思是:在山谷间回荡着阵阵松涛声,那是僧人打坐念经的声音。“一堂秋雨客谈时”,这句诗的意思是:在一间宽敞的讲堂里,秋雨潇潇,有客人在此畅谈诗文。诗人通过对这两个场景的描写,展示了大阳寺内部的宁静与肃穆,以及游客们在这里畅所欲言、交流心得的情景。这种宁静的氛围使得整个寺院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尾联抒发诗人的情感。诗人回忆起当年的游历经历,不禁感慨万千。“如今细想经行地”这一句,诗人回顾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的生活轨迹,感叹时光荏苒、岁月无情。而“三复遗诗血泪垂”则表达了他对当年游览大阳寺时写下的一首绝句的感情寄托。他反复吟诵这首诗,不禁泪流满面,因为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对大阳寺的喜爱之情,更蕴含了他对自己过去的怀念与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