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洞何年水乱流,试寻危栈访丹丘。
此时景物迷三岛,当日神龙跨九州。
白昼瀑流方讶雨,炎天岚气忽惊秋。
憧憧门外红尘路,过客何人肯暂留。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

诗句释义:

  1. 第一句: “龙洞”是指某个洞穴或山洞。“灵洞何年水乱流,试寻危栈访丹丘。”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地方的探索和好奇,他想知道这个被称为“龙洞”的地方,在多少年前的水流已经变得混乱不清了,他试图寻找一条安全的路径去探查那神秘的“丹丘”。

  2. 第二句: “此时景物迷三岛,当日神龙跨九州。” 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探索过程中所见到的景象。他认为眼前的景色已经迷失了方向,就像是被三座岛屿包围一样,而曾经有神龙横跨整个九州(即中国)。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神话中的神龙。

  3. 第三句: “白昼瀑流方讶雨,炎天岚气忽惊秋。” 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对景象的感受。白天里瀑布的水声就像雨水一般,而在炎热的夏天,突然的岚气让人感到秋天的气息。

  4. 第四句: “憧憧门外红尘路,过客何人肯暂留。” 这最后一句是诗人的感叹,门前的道路上人来人往,但没有一个过客愿意在这里停留。

译文:

灵洞何年水乱流, 试寻险路访丹丘。
此时迷三岛,当日跨九州。
白日瀑流疑雨落,炎天岚气惊秋收。
憧憧门外红尘路, 过客谁肯暂停留。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名为“龙洞”的地方,展现了一幅生动而富有想象力的景象。从古至今,许多文化都相信龙是神秘力量的象征。诗中的第一句就提到了“龙洞”,这可能意味着这个地方充满了神秘和未知,需要人们去探索和发现。

接下来的句子进一步展开了这一场景。诗人通过观察和想象,将眼前的景象与古代的故事联系起来,使得诗歌更具历史感和文化内涵。例如,“此时迷三岛”和“当日跨九州”这样的表述,不仅描绘了景象,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

诗人通过对门外道路的描述,表达了一种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这种情感贯穿全文,使得整首诗歌既具有美感也有深刻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龙洞”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神秘和未知的追求,以及对于现实生活的反思。它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