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子为牛真自取,逢分卧箦亦何哉。
我今病落无多恨,况复终同短发埋。
【注释】
齿痛冀其速落而不可得:牙齿疼痛希望它快点脱落,但是不能实现。
慈子为牛真自取:慈爱的儿子被当作牛来对待,这是他自己造成的。
逢分卧箦亦何哉:遇到命运的分际,躺在草席上死去也是没有什么可悲哀的。
我今病落无多恨,况复终同短发埋:现在我身体衰弱,没有太多的遗憾了。更何况终究还是跟随着别人一起死去。
【赏析】
此诗作于大历三年(768)冬,诗人在夔州(治所在今四川奉节)时所写。夔州是杜甫流寓之地,也是他晚年长期居住的地方。这首诗是一首七律。
首联“齿痛冀其速落而不可得”,意思是牙齿疼痛,希望它能够快点脱落,但是却不能如愿。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的无奈和悲哀。颔联“慈子为牛真自取,逢分卧箦亦何哉?”意思是说,因为自己有一颗慈祥的心,所以被当作牛来对待,这也是他自己造成的。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无奈和悲伤。颈联“我今病落无多恨,况复终同短发埋”,意思是现在身体已经衰弱,没有什么遗憾了,更何况最终也会与其他人一样被埋葬。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接受。尾联“况复终同短发埋”中的“白发”代指年老体衰,头发稀疏。诗人以“终同”二字点出自己与他人同样的结局,表明了自己对于生死的态度。他认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必过于在意。尾联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的豁达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