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天籁息,露重月华新。
此去何须懒,从来只任真。
入秋山有色,积雨水生粼。
万事乘除耳,一樽聊可亲。

《初秋夜坐》

夜深天籁息,露重月华新。

此去何须懒,从来只任真。

入秋山有色,积雨水生粼。

万事乘除耳,一樽聊可亲。

注释:

  1. 夜深天籁息:夜晚深沉时,大自然的声音(如风声、虫鸣等)都沉寂下来。
  2. 露重月华新:露水很重,月光显得格外明亮和清澈。
  3. 此去何须懒:你不必因为即将离开而感到懒惰。
  4. 从来只任真:一直都是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去做。
  5. 入秋山有色:秋天的山林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色彩。
  6. 积雨生粼:雨水积聚后,在阳光照射下形成闪亮的光芒。
  7. 万事乘除耳:一切事务都可以用加减乘除来处理和计算。
  8. 一樽聊可亲:用一杯酒来庆祝或陪伴自己,表达一种亲切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初秋夜晚景色和个人心境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夜晚的自然景象和内心的感受结合起来,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

首句“夜深天籁息”,以“夜深”开篇,营造出静谧的氛围,接着“天籁息”点出自然之声在夜晚的宁静中变得稀少。这样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夜晚的寂静和深邃。同时,也暗示了作者此时心境的平静与内省。

第二句“露重月华新”,通过“露重”形容露水的浓密,而“月华新”则突出了月光的明亮和清冷。这既描绘了初秋时节的天气特征,也反映了诗人此刻的心情变化,即从喧嚣繁华转向内心的宁静与澄明。

第三句“此去何须懒”,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离去的态度。他认为,没有必要因为即将离开而感到懒惰或失落,反而应该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去行动,保持一贯的真诚与坦率。这种自信和坚定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接下来的句子“入秋山有色”,描述了初秋时节山峦的色彩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视觉美感。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投射,他似乎在这一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变化和自己心境的共鸣。

最后两句“万事乘除耳,一樽聊可亲”,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他认为,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用加减乘除来处理和计算,包括人生中的得失、荣辱等;而用一杯酒来庆祝或陪伴自己,则是一种亲切和自我安慰的方式。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超脱和豁达,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这首诗通过对初秋夜晚的自然景象和个人心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态度。它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有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既有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又有对过去的珍视回忆。这种风格既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韵味,又展示了诗人个性化的艺术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