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与白水,足以娱人思。
丽花与佳禽,足以令人悲。
因思世上事,感触特一时。
拘拘守定见,年少纷白丝。
朝来北窗边,天清云不飞。
桂树充绿润,其色光陆离。
静坐息万虑,手携渊明诗。
饮酒得真趣,神气常自怡。
我饮仅涓滴,螺杯谩尔持。
后山草木深,有禽择所栖。
婆饼为谁焦,姑恶为谁咨。
骚翁绎楚语,解说累千辞。
万物虽异性,天地同一机。
时至乃飞鸣,人讹反生疑。
禽语空啾唧,有怨难穷推。
好生毛羽者,细听强诳欺。
遂使本然质,由是深有亏。
清风到阶庭,处处禽语奇。
勿问声如何,天地何曾私。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逐句输出诗句,然后输出译文和关键词注释,最后进行赏析。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解析:

晨起
清晨醒来,看到青山与白水,足以让人思考。

译文
清晨醒来,看到青翠的山峦与蜿蜒的江河,这景象足以令人沉醉其中,沉思人生哲理。

注释
早晨,当太阳的第一缕光芒穿透窗户,照亮了房间。我被那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环境所吸引,心中涌现出对生活的感慨。

赏析
首句“清晨醒来”描绘出诗人醒来时的场景,通过描绘青山与白水,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使人产生对生活的美好向往。第二句“足以让人思考”进一步点明了诗人的心境,通过对山水的欣赏,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丽花与佳禽,足以令人悲
美丽的花朵和优雅的鸟禽,足以让人感到悲伤。

译文
看着那些美丽的花朵和优雅的鸟儿,我不禁心生哀愁,感叹世间万物皆有其美好,也有其悲伤的一面。

注释
在诗人眼中,美丽的花朵代表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而优雅的鸟儿则象征着自由与和谐。然而,这些美好的事物背后也隐藏着悲伤的命运。

赏析
这句诗以对比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心境。美丽的花朵和优雅的鸟儿给人带来愉悦与欢乐,但同时也让人感到悲伤与失落。这种对比使得诗歌更加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复杂情感。

因思世上事,感触特一时
我思索着世间的种种事情,感触却总是短暂的。

译文
我思考着世间的种种事情,但感受总是短暂而易逝的。

注释
在诗人看来,世间的事情纷繁复杂,变化无常,难以把握。然而,正是这种无常使得诗人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感叹人生的短暂与脆弱。

拘拘守定见,年少纷白丝
过分执着于固定的观念,年轻时就纠结于世俗的纷扰。

译文
过于拘泥于既定的观念,年轻时就陷入世俗的纷扰之中,无法自拔。

注释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不满和批判。他认为人们应该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与独立。

朝来北窗边,天清云不飞
早晨来到北窗边的时候,天空一片清明,没有一丝云彩飘过。

译文
一大早,我站在北窗前,抬头望去,只见蓝天清澈,没有一朵云彩飘过。

注释
这里的“天清”形容天空晴朗明亮,没有一丝云彩;“云不飞”则表示云彩静止不动,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这样的场景让诗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桂树充绿润,其色光陆离
满树的桂花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色彩斑斓,光彩夺目。

译文
满树的桂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它们的颜色丰富多彩,光彩照人。

注释
这里的“桂树”指的是桂树这一植物,而“充绿润”则形容桂树茂盛、生机勃勃的样子。同时,“其色光陆离”则形象地描绘了桂花颜色的丰富多变,如同宝石一般熠熠生辉。

静坐息万虑,手携渊明诗
静静地坐下来,放下心中的烦忧,手捧陶渊明的诗篇。

译文
静静地坐下,抛开所有的烦恼和忧虑,手中拿着陶渊明的诗篇。

注释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诗人,他的诗歌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触和深邃的思想赢得了广泛赞誉。这里,诗人手捧陶渊明的诗篇,意味着他正在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通过阅读陶渊明的诗篇寻找智慧与启示。

饮酒得真趣,神气常自怡
喝酒得到了真正的乐趣,精神总是非常愉快。

译文
喝上一口美酒,顿时觉得心情愉悦舒畅,仿佛整个人都被净化和升华了。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饮酒时的感受。美酒能够激发人的灵感和创造力,使人忘却烦恼与压力。同时,饮酒也能够让诗人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起来。

我饮仅涓滴,螺杯谩尔持
我喝酒仅仅只是一点点,螺杯随便拿着吧。

译文
我喝的酒并不多,只是随便拿一个螺杯而已。

赏析
这句诗透露出诗人谦逊的性格。他并不追求奢华和浪费,只是随意地享受美酒带来的愉悦。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淡泊以及对内心世界的珍视。

后山草木深,有禽择所栖
后面山上的草木茂密,鸟儿们选择在这里栖息。

译文
后面山上生长着茂盛的草木,鸟儿们在这里安家落户。

注释
这里的“草木深”形容后面的山上草木繁茂,遮天蔽日;而“有禽择所栖”则描述了鸟儿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地方栖息。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婆饼为谁焦,姑恶为谁咨
婆婆饼为谁焦糊了?姑姑讨厌谁又来询问呢?

译文
婆婆饼怎么就焦了呢?姑姑为什么会讨厌某个人呢?

赏析
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对话的形式,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了两个看似无关联的事件。它不仅增加了诗的节奏感和趣味性,还揭示了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和情感纠葛。

骚翁绎楚语,解说累千辞
骚翁在讲解《楚辞》时,解释的内容极其丰富和详尽。

译文
骚翁在讲解《楚辞》时,他的语言富有诗意且内容极为丰富。

注释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想而著称。骚翁在此可能是一位擅长解读《楚辞》的人,他通过自己的讲解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这部伟大的作品。

万物虽异性,天地同一机
虽然万物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特性,但天地间却存在着一种共同的规律。

译文
尽管万物有着各自的形态和特性,但宇宙之间却存在一种共同的规律。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和宇宙间规律的认识。他认为万物虽然各具特色,但它们都在遵循着同一个原则或法则。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规律的尊重和敬畏。

时至乃飞鸣,人讹反生疑
随着时间推移,鸟儿开始飞翔鸣叫,人们却对此产生了疑虑和困惑。

译文
随着时间的推移,鸟儿开始飞翔并发出鸣叫声,而人们却对此产生了疑惑和不解。

注释
这里的“人讹”指的是人们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了错误的看法或理解。而“反生疑”则表达了人们在面对自然现象时往往会产生疑惑和困惑的心态。

禽语空啾唧,有怨难穷推
虽然鸟儿在鸣叫,但它们的叫声却显得空洞无力,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和无奈。

译文
虽然鸟儿在鸣叫,但其声音却显得空洞无力,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和无奈。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鸟儿叫声的描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鸟儿虽然在鸣叫,但其声音却缺乏真实感和感染力。这种描写暗示着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和无助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