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春去后,少省出柴扉。
树暗鸦巢隐,檐空燕迹稀。
忆山怜有梦,当暑咏无衣。
案上书堆满,多应借得归。
【注释】
自:从。陈宗之:诗人的朋友,这里借书给他。偶成:意外写成。
柴扉:指柴门。柴门简陋,常为读书人所居。
树暗:树木掩映,天色渐晚。
檐空:屋檐空荡,燕子已归。燕迹稀:燕子的巢穴已空,踪迹罕见了。
怜:爱惜。
忆山:怀念山中。
当暑:正赶上炎热的夏天。
无衣:穿不上衣服,形容热得受不了。
案上书堆满:书架上摆满了书。
多应:大概。借得归:借来的书要还给别人了。
【赏析】
这是一首夏日读书的即景诗。首句“自从春去后”说明自己已经好久没在春天里读书了,而“少省出柴扉”则表明自己近来很少出门,一直呆在室内。次句写自己因久居屋内而感到孤独无聊,所以才会借阅陈宗之的书来打发时光。第三句“树暗鸦巢隐”和第四句“檐空燕迹稀”都描写了室外的环境,但一个写的是黄昏时分的静寂,一个写的是傍晚时节的清冷,从而渲染出一种孤寂、冷落的氛围。
接下来两句“忆山怜有梦,当暑咏无衣”,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前句“忆山怜有梦”是说自己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后句“当暑咏无衣”则表现了自己因酷热难耐而无法读书的心情。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的苦闷与无奈,也表达了他的高尚情操与豁达胸怀。
末两句“案上书堆满,多应借得归”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这句诗不仅揭示了自己的勤奋好学,更表现出了他乐于助人的品质。他之所以能够借阅陈宗之的书,是因为自己平时刻苦学习,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所以别人才愿意借给他看。同时,这也体现了古代文人间的相互尊重和友好交往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生动地描绘了夏日读书的情景以及诗人的内心世界。它以平淡的语言展示了作者高洁的品格与卓越的才情,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