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云草草失前期,佐主无才鬓有丝。
牢落江滩阻风夜,峡猿声里坐多时。
【注释】①佐主:辅佐君主。②牢落:孤独、寂寞。③峡猿:指峡中的猿猴,这里泛指三峡中猿猴的叫声。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在夔州(今四川奉节)时所作。当时杜甫在东屯的草堂,与成都相距甚远;而朝廷召他入京,则须经巴山蜀水,因此有“阻风”之句。首二句写旅途艰难,三、四句写羁旅之情。诗写得质朴无华,却能真切地表达出作者的思乡和忧国之情。
全诗以“阻风”二字领起,开篇便交代了此行的背景。“嵩云草草失前期”,“前期”,即原定的计划,即原计划于某日到达。然而由于天气原因,行程受阻。这两句诗看似平淡无奇,但却蕴含着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忧虑。同时,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对仕途坎坷的不满情绪。
“佐主无才鬓有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谦。虽然自己没有多大的本事,但鬓发已经斑白,说明自己的年纪已经不小了。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谦虚的一面,也展现了他的无奈。
“牢落江滩阻风夜,峡猿声里坐多时”,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夜晚,江流湍急,诗人坐在船上,听着三峡中猿猴的叫声,度过了漫长的时光。这种场景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艰难和羁旅之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忧虑和对自身才能的自谦。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