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屋雕屏展,红筵绣箔遮。
傍云灯作斗,近树彩成花。
风月胜千夜,笙歌如一家。
人丛妨过马,天色误啼鸦。
铜漏春声换,银潢晓影斜。
楼前山未卸,火气烘朝霞。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理解各个选项的意思,然后与诗句内容进行比对分析。

“朱屋雕屏展”,“朱”指红,用来形容房屋装饰的颜色;“屋”“雕”“屏”“展”等都是修饰语,描写的是节日里热闹非凡的场景。“红筵”,红色的帷幔。“绣箔”指的是彩缯制成的帷幕。这两句写节日里室内外装饰的华丽、热闹。

“傍云灯作斗,近树彩成花”,意思是:在云端的灯光下,如同星星点点的灯火,点缀着夜空;树上挂满了彩带,像花朵一样绽放。这两句写节夜中天上地下的景色。

“风月胜千夜,笙歌如一家。”意思是:夜晚的风光和月光比任何时候要美好,笙歌唱得如此动听,仿佛是一家团圆。这两句写节日里的自然景色和音乐声。

“人丛妨过马,天色误啼鸦。”意思是:人群挡住了马儿的去路,天色昏暗时,乌鸦叫得让人分不清是哪里的鸦。这两句写节日里的人流车流及天色变化。

“铜漏春声换,银潢晓影斜。”“铜漏”即铜壶滴漏,这里用以形容计时的声音;“银潢”指银河。“晓”指天刚亮的时候。“斜”是方位词,意思是向西。“换”是动词,指时间流逝。这两句写时间流逝之快,以及天光渐明。

“楼前山未卸,火气烘朝霞。”意思是:楼前的山峦还没有退去,早晨的阳光把天空映照得通红。“山未卸”是说山色尚存。“火气”是说太阳的余晖把天空照得通红。“烘”是动词,意思是使……显得……这两句写日出时的景象。

【答案】

译文:

朱红的房屋高高矗立,雕饰的屏风展开,华丽的帷幔垂挂。云彩上灯火辉煌,树下彩幡缤纷似花盛开。

夜晚风月之美胜过任何时候,笙歌动听如同家人团聚。人群挡不住马儿奔跑的脚步,天色昏暗时乌鸦叫得让人分不清方向。

铜壶滴漏的声音催人奋进,银河的光辉洒落大地。楼前山峦还未退去,朝霞映红了天际。

赏析:

《吴兴元夕》是唐代诗人崔涂所写的一首七绝诗。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之夜的盛况。全诗从正月十五到初六,依次写景,以“夜”“灯”“雪”“月”为线索串连起来,勾画出一幅热闹非凡的节日夜景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