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佩了堂一则语,睢阳举似刘潞州。
大期不复见丙午,二老信然成古丘。

【注】了堂:即柳了堂,字子厚,唐代诗人。

【注】睢阳:地名,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南。据《新唐书.刘禹锡传》说:“子厚为监察御史,罢官居洛下,与诸名士赋诗以戏乐天。”此处是说他在洛阳赋诗时,得到过刘禹锡的帮助(见《刘梦得文集》)。丙午: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刘禹锡被贬为连州(今广东省连州市)刺史。

【译文】

柳子厚常佩带那首《赠别李侍御序》(即《柳州酬韦珩》的第二首),向睢阳的刘郎中借读;

你大限之日不再出现于丙午年,二位老人信然已化作古丘。

【赏析】

柳子厚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明快,富有韵味。这首诗就是柳子厚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诗的前两句“常佩了堂一则语,睢阳举似刘潞州”,意思是柳子厚经常佩戴着那首《赠别李侍御序》的诗,向睢阳的刘郎中借读。这里的“了堂”指的是柳子厚在柳州期间所居住的地方。而“则语”则是指这首《赠别李侍御序》中的诗句。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柳子厚经常佩戴着这首《赠别李侍御序》中的诗句,向他的朋友刘郎中请教学习。

诗的后两句“大期不复见丙午,二老信然成古丘”。意思是说,你大限之日不再出现于丙午年,二位老人信然已化作古丘。这里所说的“大期”,是指人的寿命有限,终有一天会死亡。而“二老”则是对两位老者的尊称。“信然”是肯定无疑的意思。所以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你大限之日不再出现于丙午年,二位老人已经去世,化为古丘。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柳子厚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