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贤微子后,身贵毕公孙。
独弃斑衣养,空馀象服尊。
悲风缠挽铎,苦雾湿铭幡。
谁谓灵香验,何曾见反魂。

夫贤微子后,身贵毕公孙。

独弃斑衣养,空馀象服尊。

悲风缠挽铎,苦雾湿铭幡。

谁谓灵香验,何曾见反魂。

注释:

  • 《晋阳郡君挽词》是宋代著名诗人强至的作品。
  • “贤良微子之后”中,“贤良”指的是有德行的人,而“微子”是商纣王的后代,这里用以比喻贤良之人的地位。
  • “身贵毕公”中,“毕公”指的是古代的一位贵族或高官,这里用来表明其尊贵的地位。
  • “只有放弃斑衣养”中的“斑衣”通常指代丧服,“放弃斑衣养”意指为了某种原因而放弃了丧服的穿戴。
  • “空馀象服尊”中,“象服”是指帝王或高级官员的服饰,这里表示虽然地位高贵但却无法享受应有的尊重和荣誉。
  • “悲凉的秋风缠拉铎”描述的是秋风的声音和它给人带来的悲伤情绪。
  • “苦雾潮湿铭旗”中,“铭旗”指的是旗帜上的铭文,“苦雾潮湿”暗示着环境恶劣,气氛沉重。
  • “谁谓灵香验”中的“灵香”指的是香气,“验”表示证明或验证。这句话表达了对于某种说法或者证据是否真实存在的一种怀疑态度。
  • “何曾见反魂”中,“反魂”通常指灵魂返回躯体,这里可能是在表达对死者魂魄归来的期待或者对生死轮回的一种哲学思考。

赏析:
此诗以《晋阳郡君挽词》为题,通过对晋阳郡君这一角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深沉而哀伤的画面。首句“夫贤微子后”,通过与商纣王的后代微子相提并论,强调了贤者在权力中心所承受的压力和挑战。次句“身贵毕公孙”,则进一步突出了身份尊贵所带来的荣耀与孤独,以及随之而来的精神负担。

第三、四句“独弃斑衣养,空馀象服尊”,揭示了主人公在社会变迁和个人抉择之间所面临的困境。他们选择放下传统的丧服,象征着一种对于传统束缚的反抗和对个人尊严的追求。然而,这种追求并未带来内心的安宁,反而使得他们更加孤立无援。

随后,“悲风缠挽铎,苦雾湿铭幡”两句通过强烈的感官描写,传达了一种压抑的氛围和沉重的情感负荷。挽铎的响起和铭旗的湿透,共同构成了一幅凄迷的景象,让人不禁对主人公的处境感到同情。

最后两句“谁谓灵香验,何曾见反魂”,则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深入探讨。在这里,“灵香”可能象征着某种信念或希望的象征,而“反魂”则暗示了生死轮回和无常的本质。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哲学上的疑问,即真正的信仰和价值是否存在,以及它们是否能够超越生死的界限?通过这样的疑问,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关于人生意义和宇宙真理的深层次思考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