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浓新出黄金矿,枝软轻垂绿玉条。
正色逢人何太晚,清香到酒亦终朝。
篱边此意同萧瑟,霜后无言对寂寥。
凡卉不为孤艳地,渊明真赏欲争邀。
【注释】
- 菊:菊花。
- 浓:浓密,形容菊花颜色鲜艳。
- 黄金矿:形容菊花的颜色像金子一样黄亮。
- 枝软:指菊花的枝条柔弱、柔软。
- 绿玉条:形容菊花的花瓣像绿色透明的玉石一样美丽。
- 正色逢人:指在人群中遇见正色的菊花。
- 何太晚:为什么太晚才见到它?表示惊讶之情。
- 清香到酒亦终朝:指菊花的香味可以持续一整天。
- 篱边此意同萧瑟:形容菊花的香气和秋天的萧瑟相得益彰。
- 霜后无言对寂寥:形容菊花在霜冻后的沉默与寂静。
- 凡卉不为孤艳地:所有普通的花卉都不能与菊花相比,它们都是孤独的。
- 渊明真赏欲争邀:陶渊明真的欣赏菊花,想要与之争夺。
【赏析】
这是一首咏菊诗,全诗以“菊”为线索,从菊花的颜色、形态、香气、花期等方面展开描写,赞美了菊花的美丽和坚韧。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其独特魅力的赞美。
首句“菊”,直接点明了主题。接下来,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菊花的颜色、形态和香气。其中,“黄金矿”和“绿玉条”分别形容了菊花金黄色和绿色的花瓣,形象生动;“枝软轻垂”则形容了菊花的枝条柔弱、柔软,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
第二句“正色逢人何太晚,清香到酒亦终朝”,进一步描述了菊花的特质。在这里,诗人用“正色”、“清香”来形容菊花,既表现了菊花的颜色鲜明、香气浓郁,又表现了菊花的高洁品质。同时,“逢人”、“到酒”也暗含了菊花与人相伴,与酒共饮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菊共度时光的欢乐场景。
接下来的两句“篱边此意同萧瑟,霜后无言对寂寥”,则是对菊花与秋天的关联进行了描写。诗人通过“同萧瑟”和“对寂寥”的表述,展现了菊花在秋天中的坚韧与高洁,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菊花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凡卉不为孤艳地,渊明真赏欲争邀”,则是对诗人自己情感的抒发。诗人通过对比其他花卉与菊花的不同之处,突出了菊花的独特之美。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希望能够与菊共舞,成为真正的赏菊之人。
这首诗通过对菊的描绘,展现了其颜色、形态、香气等方面的特征,赞美了菊花的高洁品质和坚韧精神。同时,诗人的情感也贯穿始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