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迟地冷日萧骚,野旷林疏风怒号。
畚锸一声趋蚁垤,旗幡四面落鸿毛。
黄埃成穗坐还积,绿鬓欲丝歌漫劳。
暂闭柴荆如避寇,江湖归思入渔舠。
【注释】
董役河上风霾继日:董役,指官府的劳役。风霾,即风尘。董役河上,指在河上劳作。
春迟地冷日萧骚,野旷林疏风怒号:春天已过,大地寒冷,太阳发出悲凉萧瑟之声。野旷林疏,空旷的野外,稀疏的树木。风怒号,狂风呼啸。
畚锸一声趋蚁垤,旗幡四面落鸿毛:用畚锸(cuò)铲挖蚂蚁窝,用旗幡四面驱散飘飞的鸿雁羽毛。
黄埃成穗坐还积,绿鬓欲丝歌漫劳:尘土像麦穗一样堆积着,绿头发的人想唱歌却找不到合适的歌词。
暂闭柴荆如避寇,江湖归思入渔舠:暂时关闭柴门就像躲避敌寇一样,对江湖的思念进入渔船。
【赏析】
这是一首写旅途艰辛和思乡之情的诗。首句起韵,“董役”二字点明作者身份;次句描写天气、景物及心情感受;第三、四句描绘劳动场景及环境感受;末句写停船休息的情景,抒发羁旅愁思。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清远,风格朴素,是唐代民歌中较典型的作品之一。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艰难困苦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例如官员们的繁重劳役和人民的疾苦生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