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萧瑟半涂休,一跌青云不再收。
名压班行来众毁,笔镵造化起天雠。
王韦党破谁为地,柳播风殊愿易州。
庙食罗池今尚否,满编遗韵掩鸣球。
注释:
①依韵和张叔毅读柳先生文:根据韵律和声调来读柳先生的文稿。
②萧瑟半涂休:形容先生心情郁闷,好像秋天的景色一样凄凉。
③一跌青云不再收:比喻仕途上遭遇挫折,不能继续上升。
④笔镵造化起天雠:用文字抨击社会现实,就像天帝对坏人的惩罚一样。
⑤王韦党破谁为地:指朝中的王氏、韦氏党派被推翻,是谁给造成的?
⑥柳播风殊愿易州:表示自己希望像柳宗元那样,能够改变政治局面。
⑦庙食罗池今尚否:指自己在朝廷的地位是否依然稳固?
⑧满编遗韵掩鸣球:形容自己的文才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作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朋友张叔毅一起阅读柳宗元的文稿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局势的担忧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首句“先生萧瑟半涂休”,描绘了柳先生的心情如同秋天一般萧瑟,无法再继续他的仕途生涯。这一句运用了意象和象征手法,以秋天的萧瑟来比喻柳先生的心境,表达了他对仕途失望的情绪。
次句“一跌青云不再收”,则进一步描绘了柳先生遭遇的政治挫折。这里的“青云”象征着高官厚禄,而“一跌”则意味着失去这些。这两句共同构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展现了柳先生仕途上的起伏变化。
第三句“名压班行来众毁”,则是指柳先生因为才华出众而受到众人的嫉妒,甚至遭到诽谤。这里的“班行”指的是当时的官员行列,而“压”则强调了柳先生在这其中的地位。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柳先生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的同情。
接下来的几句则更加具体地描述了柳先生的政治遭遇。第四句“笔镵造化起天讎”,用文字抨击社会现实,就像天帝对坏人的惩罚一样。这里的“笔镵造化”形象地描绘了柳先生用文字来揭露社会黑暗,而“起天雠”则暗示了这种揭露带来的后果。第五句“王韦党破谁为地”,则是针对当时朝中的王氏、韦氏党派被推翻,是谁给造成的?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最后两句“柳播风殊愿易州”,表示自己希望像柳宗元那样,能够改变政治局面。这里的“易州”指的是地名,寓意着作者对于改变现状的渴望。最后一句“满编遗韵掩鸣球”,形容自己的文才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作品,这里的“掩鸣球”则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的文才如何影响了柳先生的文风,使得其作品充满了自己的特色和韵味。
这首诗通过对柳先生仕途的描写和对其文才的赞誉,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担忧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